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法学论文 >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

作者: 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一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正确流利地朗诵原文,积累语言。

2、知道《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孝敬父母,互相谦让是传统美德。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3、培养学生“感恩、爱”美好品质。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体会原文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谦让礼仪道德。

1、《黄香温床》《孔融让梨》配音动画课件。

2、《三字经》朗读录音。

3、学习内容的课件设计。

4“经典诵读能手”头饰、“经典诵读小名星”头饰

1、同学们,你们听过《黄香温床》《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想看一看吗?

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的片段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课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学生自由读,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龄、能、融、染、犁、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读熟读顺。

4、看大屏幕个别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布置诵读评比规则。

5、师提示,古文的朗读不但要正确还要读出节奏韵律,播放《三字经》朗读录音,学生听后先说感悟再试着自己读一读。

6、指名学生个别读——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之美。)

出示课件: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接火车读。小组读。各小组评选“经典诵读能手”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8、由“经典诵读能手”上讲台诵读,评选“经典诵读小明星”带上头饰,师生鼓励。

9、男女生互相接读。为人子,xxxxxxx。亲师友,xxxxxx。香九龄,xxxxxx。孝于亲,xxxxxx。融四岁,xxxxxx。弟于长,xxxxxxx。

10、全班同学打节奏,齐声背诵

1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的内容你们已经记住了,老师希望你们回家把古诗文背诵给家长听。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1、读古诗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汇报中质疑,再次体会原文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3、你该怎样和同学、小朋友相处呢?

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可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谦虚礼让,富有爱心,懂得礼仪是多么重要。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要学会用爱和感恩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二

君 子

学习目标:

1、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诚信待人。天下。

一、诗句赏析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增广贤文》

二、了解释义

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那水一样清澈,没有利益权力纷争,清白平淡;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就只有有酒有肉的时候才亲近,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会逃避你。

豆角开花的时候是相互连在一起的,是一种比喻,讲的是要告诉怎么做人,是说朋友在一起要真心相处,这样感情和友谊才会长久,以至会成为知己!

喝酒的时候看不出来谁是真的君子,只有和金钱利益扯上关系时,才能分出谁是大丈夫!

三、听故事明道理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在陈、蔡两国的边境被人围困了。过了几天,粮食吃完了,连周围的野菜也挖光了,弟子们大都饿得爬不起来,孔子却依旧弹琴唱歌。

后来,突围出去的子贡带领人马,解救了孔子一行。

四、说一说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三

1、学习《三字经》中“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两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初步理解三字经内容,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讲诚信,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故事《狼来了》的图片。《三字经》文字。

1、师:“小朋友,上次我们学了一个《黄香暖席》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说出:黄香小朋友孝敬父母。)三字经里是怎样说的?(幼儿一边拍小手一边诵读出“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两句。)

2、师:我们还学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说出:孔融小朋友尊敬哥哥、爱护弟弟。)三字经里是怎样说的?(幼儿一边拍小手一边诵读出“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两句。)

3、师:今天,老师再给小朋友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听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图片老师讲故事。)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讲真话,不能骗人,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3、师:在《三字经》里是这样说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出示《三字经》文字)

1、教师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读。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面来朗读,教师鼓励幼儿。

3、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并鼓励幼儿用手拍节奏。

4、幼儿完整地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此五常,不容紊。”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四

《信》是一首儿童诗歌,语言凝炼,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段式大体相同。基本形式是:替谁写信,然后交待写信的原因。作者替雏鸟给妈妈写信、替花给蜜蜂写信,替大海给小船写信,替云写,替树写,表达了美好的心愿,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情感,并进一步体现“信”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纽带。这种结构段式相同的诗歌,在前五册语文书中经常出现,加之《信》这首诗歌篇幅短小,层次清楚,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感到很亲切、自然。因此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围绕“作者都替谁写了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来自读自悟,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中领悟“信”使人与人心灵沟通,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的内容。

理解为什么说“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1、让学生向自己周围的父母、亲人、伙伴、同学寻访:给别人写过信吗?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收到过信吗,收到信时有什么感受。

2、字词预习准备:

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并提出预习要求。

一级预习目标

a.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b.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将生字所在的新词及句子多读几遍。

c.读课文,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标出自然段号。

二级预习目标

通读全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一)情景激趣引入:上课伊始请一名同学装扮成邮递员给一部分同学送信(事先请本班一部分同学的老师、父母、朋友、写好信)让这些同学读一读信的内容,谈一谈自己接到信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同学们,今天收到信的还有一些伙伴呢,看看都有谁,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还有谁也收到了信?(雏鸟妈妈、蜜蜂、小船、有些云、有些树)

(三)学习字词: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一听他的读音是否准确。

2、自由读课文,如果在预习中哪个字音读错了,请你在读书中改过来。

3、检查大家预习效果,在具体的语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替、雏鸟、回巢、蜜蜂、姹紫嫣红、航海

a.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b.给“替”组词。

c.让学生数一数“巢”的笔顺。

d.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花儿姹紫嫣红的景象。

e.嫣:右半部是上下结构,上半部是“正”,下边是“与”字中的横变成四个点。

f.词语辨析。

4、小组合作读书,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理解课文:

1、同学们,老师发现大家在小组里读的特别认真,我想你们一定特别喜欢这首诗,请问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部分,读给大家听,再说一说理由。

2、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再练一练,一会儿咱们可要比赛呢。

3、指名读,同学们进行评读。在评读中使同学们明白这些信中表达了雏鸟对妈妈的爱,表达了花朵对蜜蜂的情,大海对小船的希望。

4、同学们,这些信中所包含的情呀、爱呀、希望呀,实际上可以说就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关爱的体现,课文中有一个字涵盖了这个意义,你把课文读一读,看看是哪个字代表了写信人的真挚情感和体贴关爱?(心)

5、所以我们说“信”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之间的纽带。

(五)补充介绍,升华主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书信”是现代的名称。古时候“书”和“信”却是两回事。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书”与“文”与“字”是同义词,而“信”的本义为“诚”,也就是真诚,不欺骗人,由真诚引申为信用,再引申为传递消息。你们看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信”中赋予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封小小的书信饱含着人们的情谊,承载着人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这种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仿写诗歌,深化感情: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让我们牵挂,像边防战士,像远方的亲人,像失学的孩子等等,你愿意给谁写信,写什么,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评议。

(七)小结:

一封小小的书信包含着浓浓的情谊,让我们也用我们的一双手,一颗火热的心给周围的人写一封信吧。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五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1、 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1 课时

(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

古文距离学生是遥远的,但是,游戏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

(3)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此处句子的教学,采用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质疑,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起交流的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互助合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又恰到好处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

(3) 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

长 歌 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 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已运, 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题弟侄书堂

[唐]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寒夜读书

[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摘抄诗中表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诵读。

(5)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

新课标非常重视小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这一部分的教学希望通过学生对相关内容的阅读、背诵、感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积累、深化对本次所学《三字经》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

(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

(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

(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着眼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并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创编”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读读今天学的《三字经》,然后进行背诵比赛。

(2)课后,自由组合成小组,为自己创编的“新三字经”编歌、编曲,并歌唱。

为语文学习增添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又识记了学习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六

诵读《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一段,引出《新三字经》朗读理解。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趣味国学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我们还是来做一做我们的国学热身操吧!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黄香和孔融(出示图片)。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的故事啊!

2、指名讲《孔融让梨》

3、《三字经》中的哪句是写孔融让梨的呢?

a出示《三字经》原文: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看来呀,同学们课下都喜欢看三字经,也喜欢看三字经中的小故事。)

b 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黄香的故事大家知道吗?都不知道啊,那么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5、课件播放《黄香温席》的故事。

6、你们知道《三字经》中哪一句是在写黄香温席吗?

7、出示《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a、指名读 b齐读

1、出示: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2、谁能把这两句连起来流利地读出来,指名读。

3、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你们给我打拍子好不好?

4、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5、啊,这么同学都想读一读,那么我们一起来读吧!(打拍子读)

6、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三字经》里讲: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新三字经》也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们,还记得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出示《新三字经 小朋友》齐读),这节课,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新三字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7、出示《新三字经》,读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8、师小结: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做的事情,晨起的一声问候,睡前的一句晚安;一杯茶,一个微笑,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下面,让我们在儿歌《三字经》中轻松一下。播放《三字经》歌曲

1、 前半节课,我们看了《黄香温席》的故事,也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们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好孩子。

2、 你还知道哪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故事呢?

3、小组内讲故事。

4、指名上台讲故事。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7、谁来说一说,你从这则广告中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8、你在平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9、师:看来,你们都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因为你们的懂事,你们的孝心,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吧!

10、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妇女、、、(李传梅的故事) 小节:父母恩情似海深, 人生莫忘父母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用我们的点滴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涌泉之爱吧!

上个星期学校的《每周一歌》节目我们学唱了《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还记得吗?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国学课吧!

国学教学设计汇总篇七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2、通过朗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感悟从古至今的真理,体会做人的道理。

3、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热爱人生,懂得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弟子规》中“孝”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体会,并对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导。

教学难点: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培养学生悠长气息呼吸法,使学生心灵平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感受中国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过程: 课前放音乐

互相敬礼(塑造国学氛围)一 复习

学生拍手背诵《弟子规》的总论部分。(拍出节奏和韵律)二 导入:

师:你能自己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吗?注意要有停顿。经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师:从这一篇的题目中,你觉得,孔子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吗?(生:要孝敬父母)

师: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比一比读的美而平和。(教师与同学一起来读)师:大家读得真棒!可是,仅仅通过读,很多同学都难以理解经文的含义,没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2、《汉文帝尝药》

课件出示:动画“汉文帝尝药的故事”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汉文帝真孝顺。生2:汉文帝爱自己的母亲)

指名1-2人读,再齐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当父母生病了,我们就要昼夜侍奉,不离开床边。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师:我们齐读这一部分。

课件出示:动画《黄香温席》的故事。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黄香真孝顺。生2:黄香用自己的体温来为父母温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弟子规中的那段话就是说这个小故事呢? 生: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齐读)4、身边的故事 找找谁的错。

看了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们也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吧!(1)课件出示图片:一、父母叫小明,他不但不答应也不按父母的要求做。(讨论: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2)、父亲昼夜打麻将,小明与他大吵大闹。

(讨论:这次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帮助、告诫他吗?)

生答: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四、巩固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规》呢?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播放音乐。

五、读书声中结束。

相关推荐

最新全国爱眼日广播稿汇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最新全国爱眼日的标语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公司财务部门岗位职责优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2023年会议服务工作总结字精选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2023年销售个人总结及存在问题(8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2023年国学教学设计优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感恩教育演讲校长致词(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全国爱眼日宣传总结通用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

2023年公司岗位职责模板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