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学反思 > 最新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16篇(大全)

最新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16篇(大全)

作者: 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一

(一)通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教学《元、角、分》,我就结合实际让他们去发表他们的意见,在解决自身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意义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在《位置》中,教学完前后、上下、左右时,我出现了“去火车站”一题,请学生们试着用方位名词告诉叔叔去火车站的路,当一当小小导行员。许多孩子跃跃欲试,不仅说得很详细,还给了建议走哪条路比较近?可见孩子们是非常乐意展现自我的。

(二)思维的训练应从一年级开始。

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老一辈人常常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较聪明,这并不无道理。因为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得多么美丽,也不在于设计得多么新颖,关键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在加减法(一)5的加减法一课中,小鸡吃米的数学故事是这样设计的:5只小鸡吃米,有两个盘子都装有米,同学们猜猜看,小鸡吃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几和几”相比,无疑前者给了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教材的新思想靠拢。在上《前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装扮成不同的小动物,依次是小熊、乌龟、公鸡、兔子、大象、小狗。请他们说说大象现在排在第几?如果我想让大象排在第二,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当然学生们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实现了数学课的价值,进行了思维的锻炼。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发现了5+8其实用8+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8,一手比5,重叠的是3,那就是13。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四)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

要教好书,首先要了解教材。了解教材,就要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幅图、每个符号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拟订好教学计划。根据每节内容,认真确定好教学目标。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质量,他们的兴趣、方法、习惯,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结合教材,认真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做到有备而上,不打不备之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

(五)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虽然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须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因此课堂上如何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教法新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教学时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口说一说动手的过程与结果,从而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的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练习中多以游戏形式进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数的组成时,以“对口令”、“拍掌”、“出手指”等游戏进行练习,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以“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记得牢。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乐,乐于学。

(六)、及时作好教后反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能力,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老师教的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少,理解能力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培养,因此,我还会在教学中要不断摸索,不仅提高教学效率,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二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在讲完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一次反思:

首先、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有些内容是本学段内不作要求的教学知识硬加到了学生的学习栏中,导致吃力不讨好,讲了还等于没讲一样,浪费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第二、不能做到认真地倾听完学生的发言再做评价。当时站在讲台上,只怕学生说不到自己设计的那方面,所以抢学生的话,没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以后一定让学生在说完后,自己再发表意见,起到主导作用,即使学生没有按自己的设计说,发生了小错误也不怕,也许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以后得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让课堂在错误的的改正中,有更多的精彩。

第三、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比如在4人握手时,很多孩子想出了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时应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方法,并给同学介绍,这比每个孩子说,师在上面做记录要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更多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相信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课堂真正精彩,让学生真正受益!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三

1、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备课时,我把练习八上的第2题和第3题设计成两个游戏。如:第3题我把题目中的数打印出来剪成小纸片,“盒子”是用两个条装的烟盒用红纸糊上,把“大于60的数”和“小于60的数”打印出来贴在盒子上面,请两个学生抬着盒子让别的同学把自己手中的数投向相应的盒子里面。投对的,下面的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投错的,下面的同学默不作声。游戏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昂。

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到必需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如:学生们认为最不行的一个学生,我让她抬着投数的盒子,另外两个也让他们参加到了投数的游戏中。

3、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备课时,我考虑到所讲的内容和练习题不在一页上,一年级的学生在翻课本时好多同学动作慢,我就把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用电脑汇集在两张a4纸上,学生对此感到很新鲜,一上课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学习上,时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

4、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如:例8时中的两只母鸡我从网上下载了不同颜色的两只打印出来剪成逼真的鸡,在教学时,加上我的循循善诱,学生很容易的比较出了两个数的大小。另外的四个计数器我也打印在a4纸上,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也很快地写出了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和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1、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如:在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给个位上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我看学生在找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时找得有点慢,我就在旁边提醒。如我给足学生时间,学生会找出来的。还有就是学生在做排列数的大小游戏时,学生有一个数的位置安错了,我就在旁边提醒,由于提示语过于明显,学生马上改正了错误。我当时应叫学生好好想想,不要提示他,让他自己找到数的正确位置。

2、有时语速过快,亲合力不够。有时我讲着讲着不知不觉语速快了起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也就谈不上语言的亲合力了;而语言的亲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年级小朋友对老师的“向心力”。

3、课堂总结理论化,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在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只说:“先看数位,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要看位,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其实我应边说理论边在黑板上例举相应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说的话。

总之,“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改正自己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四

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难点,学生在理解上都存在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先根据小棒的组成知道数的组成,进而会在计数器上拨数,再根据计数器上的数来写数,再说一说数的组成。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反复强化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书写也很成问题了,数字写的越来越差了,得让学生加强练习规范书写。 《比一比》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比一比,课堂上还是比较完整的将这课的内容上完了,但仍发现有很多问题。

在比较绳子长短这一内容时,出示主题图问学生:“你们还能比较出两根绳子的长短?”学生回答说:“能,因为从上面看,绳子的上端是一样齐的,而小女孩在小男孩的下面,所以小女孩拿的红绳子长。”我当时是这样说的:“你们回答的很好,但这样比较方便吗?”有的学生就是不方便了,我就顺势引出要将两根绳子拉直,一端对齐进行长短的比较。之后让学生比较铅笔的长短和直尺的长短,他们都能很好的进行比较,并能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高矮的比较,学生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特别是加了实际的演示之后学生就更清楚怎样比较高矮了。

轻重的比较,是个难点,在介绍天平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个和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才清楚了天平的用法。想想做做的第四题中的第二个题目是难点中的难点,很难和学生说清楚,从“一个红萝卜和三个胡萝卜是一样重的”到比较“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的过程是重点,先让学生明白是“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比较轻重,在引导他们将两个胡萝卜难走,这样看天平的那一端沉下去,就是哪个重!但在我讲了几遍后,再让学生说,可还是有不会说,不明白的。真不知道怎么讲!

在课堂上能够合理地运用课上的资源,找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会很积极地跟着你的活动进行学习。比如,在比较高矮的时候,通过请两位学生来演示以及教师自己和学生身高的比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比较高矮的方法,也促进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五

作为新教师,首次面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下总结。

1、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又如,在教学完0~10这11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11个数。可以用身体,手等。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能力,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1、我虽然在师范的学习中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在本学期我试过用严厉的教学态度,也试过用温柔可亲的教学态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学期,我也许应该运用“严”和“松”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但何时“严”何时“松”是我作为新教师要在今后几年里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我希望是在一年级能用到课件的课都用课件演示生动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课堂纪律也会好很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所做的课件都比较简单,无法真实再现生动的画面,再者,从网上以及和各位老师交流课件还不够,这是我在下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3、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特别是我教学的一个班级,程度好的学生对于难题点拨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较差的学生说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总之,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给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议。希望下学期我会有所进步。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时,我创设了超市的情境,让学生在逛超市的情境中学习数数、认数和写数,学生学起来很感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先告诉学生我手里有一张11到20各数的卡片,让学生猜猜是几,然后回答:“大了!小了!对了!”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11-20各数并比较出了大小,增加了数感,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全班男女同学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七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师能团结协作,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开学初,我们就认真学习了教材、大纲、教法,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学期,街道教研室的教研员经常到校指导教研活动,帮助我们进行新授课的探索和复习课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两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因材施教。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应用广泛,是人们进行一切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大纲指出:“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把“双基”教学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如我在教学认数的同时,结合单位名称,坚持“说”的能力训练。比如“3”,让学生说出“3个人、3张桌子、3朵花┅┅”“天上飞来3只小鸟、草地上有3只小白兔┅┅”;在教学看图写式时让学生学会说三句话,为应用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思维、提高能力,这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我用了如下方法:

1、在教学中,教师们运用电脑课件、教具、学具,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3、寓教学于愉快活动之中。如教授“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设计了“接力赛”、“摘苹果”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全组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重视“双基”教学,精讲多练,布置作业均以课本为主。对作业做到全收全改,而且当天作业当天改,一年级做到在校完成作业,并且老师当天面改作业,对后进生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还经常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些勉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争取进步。数学作业经学校的检查均达到上级的要求。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让学生学得轻松。不搞体罚与变相体罚。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这一届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多由于年龄小经常坐不住,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较差。其次,学生为了提高计算的速度,在书写这一方面显得过于潦草。

1、在做题方面,有的学生粗心大意,经常有漏题错题出现。

2、这一学期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八

回顾这个半个学年的教学,我有一种沉重的感觉,有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问数学问题的同学在逐渐减少。成绩拔尖的同学也很少。是什么原因造成呢?这些让我想了很久,心理有一点看法: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更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像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的问题(在函数中,又分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想象空间又大,学习有一定难度。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私下里与学生交流,了解学习情况,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究其原因是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成绩,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重点题目反复做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而且对我这个四川外地老师来说语速又快,学生刚开始接触听有一定困难,我更注重方法。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上述的学习方法,都影响了高中阶段的正常学习。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又特别是新老师。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

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美丽的心座》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请7个同学上台,问:"苹果和香蕉,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香蕉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7由几和几组成。师还可以问:玩具车和冰淇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放学后,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7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掷双色片》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个双色片,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练习及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理复习。

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在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把应用题带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愿意去接受和学习。

1.在做口算题的过程中对于速度慢的学生没有给予更多更细致的教导,以至于在第六单元阶段测试中有个别学生答不完题的现象!在以后的课上要重点考察这些学生运算的速度!

2.在讲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过程中讲解过快,导致有些学生没有跟上我的思路,也就对该类问题一知半解,到了考试时不会解决此类问题!因为此类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个难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应该循序渐进,一步步对学生加以引导,思路理清了题目自然就读懂会做了。

3.在解决问题的练习上重点问题的题型过于单一,形式有些枯燥,在今后的练习题目也应多加入新题型开阔学生的视野!

4.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急躁,对学生有时也会缺乏耐心,对学生的态度可能会过于严肃,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一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学习、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会读几时几分。

1、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走不停,叫我学习和休息,你们猜猜它是谁?

2、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3、(课件)你能说出图上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间)

1、(课件)要想准确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看还有什么?

2、认识分

1)教师指着钟说:看时针是用来计时的,时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时针从1走到2呢?谁还能说一说?

2)分针是用来记什么的?分针走多少是1分?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为什么?

3)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小组学习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从12走到2是几分,从12走到3是几分,——

4)学生汇报,教师出课件。

5)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感知1分钟(课件计时)

1)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2小格,经过的时间是2分。分针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2)想不想知道1分钟内能干些什么?

学生:跳绳、拍球、夹球、仰卧起坐

3)1分钟后学生汇报。

小结:一分钟跳绳()下、拍球()下、夹球()个、仰卧起坐()个。课下老师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一分钟能写15个生字,20道口算题,打字员阿姨能打200个字等等。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学习。

4、时、分的关系

在钟表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

1)钟面,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

2)(课件)在同一时间里时针从几走到几?分针从几走到几?

再观察一次,时针,分针是怎样走的?

3)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时?(板书:1时)

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多少分?

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

(板书:=)学生读1时=60分

1、有时时钟不正好指着几时。

2、像这样(出示课件教师演示)

看钟面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时,而是过了一些,所表示的时间就是8时多了,那到底多多少呢?还要看分针。现在分针指向几,(指向1)分针走了多少分?因此表示的时间是8时05分。(板书)由学生写出另一种表示方法。

1、读出下面钟面的时间。83页1题

2、拨表练习。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请同学们拨出这些时间,课件出示,我上午8时05分上第一节课,11:45下班。下午1:25分上班,4时55分下班。

2)小组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组内互查)

3、找朋友。

同学们学到了生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由于时间在生活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猜谜语来回忆上学期钟表的一些知识,从学生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来引入课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课上,我告诉学生钟表里还有一个小秘密,认真观察的学生才会发现。当我用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同时转动但在嘀嗒声中却走得一快一慢的情景时,我发现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精神也高度集中了。在巩固练习中做找朋友一题时,学生也是兴致盎然,我抓住了这个点,以此贯穿整堂课。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能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本课在练习设计中不仅注重了练习的优化,还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1分钟就是分针走了一小格,那一分钟有多长呢?又能做些什么呢?在此我为学生们设计了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在一分钟里做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来了解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以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实践活动中学生乐此不疲,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顿时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在实际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所以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练习,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如:拨表练习。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请同学们拨出这些时间,课件出示,我上午8时05分上第一节课,11:45下班。下午1:25分上班,4时55分下班。让学生动手拨出时间,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决定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前提,参与实践的质量是决定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作为一线教师,及时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观念到行为都要努力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新课程来。<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二

本节课通过一共有多少支铅笔的情景,初步感知加法的实际意a义。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学习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加法就是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原型,如合并、移入、增加等。认识加法这部分内容,教科书是分三个层次呈现的:一是创设了多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作为学生学习加法的起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意义,即把两部分合起来;二是借助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三是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加法的原型,沟通加法与现实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现场演示,独立观察后引导孩子说一说;图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由于是初学加法,孩子对图意的表达不够完整,尤其是提出数学问题,孩子不理解,一边引导他们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的问题,一边举例子做示范,慢慢孩子就能自己提出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几支铅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验证自己数的结果。如有的学生会按1,2,3,4,5的顺序来数,有的学生会在3的后面接着数4,5,还有的学生会直接把2和3合起来,要及时捕捉不同的数数方法,对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在数数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谁能解释一下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说得真清楚”等表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鼓励学生大声表达、认真倾听的良好行为,逐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以及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

孩子们说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大数记心里接着往后数,摆小棒,集合圈,跳数轴,计数器等方法。

列出算式3+2=5。这是孩子第一次学习算式,上课时,我们要把算式中的每一部分与情境图对应起来,说一说它们表达的意思,再介绍加号,等号,算式的读法等。再结合情境说一说算式表达的意义。

直接呈现算式,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3=7来表示?让孩子结合不同的情境解释算式的意义,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算式,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1、理解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

2、认识了+、=和加法算式。

3、会用集合圈,小棒,跳数轴的方式表示加法算式。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三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联系口算过程中能理解到竖式计算时的学法,虽说前面内容的基础打的很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数位不能对齐,造成计算错误。

2、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3、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总是把数字或符号抄错。

4、有的学生竖式时写对了,但在具体计算时把减法当加法在做,或把加法当做减法在做。

5、有的学生口算后把答案写在竖式上,还有的学生先在横式上口算答案,再列竖式计算,造成横式和竖式两种答案。

6、有的学生当个位算好后,忘了进1或退1,造成十位计算错误。

7、还有一部分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不过关,造成笔算结果错误,如12—9等于1,4+9等于15。

反思我的教学行为,有经验也有失误:

1、我觉得规范学生的书写时非常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画,都要严格要求,为此,学生的竖式写法规范、整洁。

2、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通过具体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逐步使学生明白,笔算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比较简单。

3、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相比,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对学生来说更难些,所以小棒的操作不能忽视,只有借助摆小棒,拆小棒这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退位的算例,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可是由于学具(小棒)学生准备不齐,我临时采用了在黑板上画小棒,给学生理解从十位退1到个位做10的算理造成难度,在学生笔算退位减法时,很多学生退位后十位上计算错误。

改进措施:

1、加强平时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2、规范竖式的写法,严格按要求去做,写进位点,退位点。

3、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加强联系,减少错误。

4、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做到数字搬家不出错,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四

本课主要教学三位数加法的笔算和加法的验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两位数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以及整十、整百数加法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提高加法的运算能力,为以后学习乘法是两位数的乘法和小数加法打下基础。

由于学校安排要来随堂听课,我跳过了练习六的最后一课时,决定上这一节笔算三位数加法,但是学生对练习六中的整十数加整十数(和大于100)、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大于1000)的口算还没能得到练习,于是在课前我设计了口算,让学生口答,并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4+8= 50+60= 400+700=

8+4= 60+50= 700+400=

9+6= 70+60= 300+900=

6+9= 60+70= 900+300=

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整百数加整百数的算理,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意识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为新课中的验算慢下伏笔。

本来我是想设计两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让学生进行笔算并说说笔算时注意些什么,从而使得学生将笔算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笔算三位数的加法中去,由于课前这些口算的容量稍微有点大,花了一些时间,所以我决定口算后直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再探索算法。

有人说教育是门遗憾的艺术,确实是的。等上完课我觉得本节课还有两个地方修改一下会更好,一是可以在让学生尝试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之前先估一估,一来可以增强学生的数感,二来可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第二个我发现自己设计的星星里面藏着几这道题目过于简单,除法体现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如果能改成有连续进位的题目会更好,而且也是和下节课的衔接。

课后跟万校长的交流,我还认识到了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一是板书的字不够大,二是验算这两个字的书写格式,这是我遗漏的地方,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验算,确实应该要对验算两个的格式作要求,而我只是按照自己读书时习惯性的写法一带而过;三教学的难点应该再让学生说说十位是4个十加8个十是12个十,满10向百位进一,不过这一点我相信学生有了之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有了之前数和拨千以内数的经验以及今天课堂中借助计数器的理解,学生应该都能理解其中的算理了。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五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兴趣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许多问题,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像58+6=?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58和6,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我简单的说了进位现象及进位点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

计算结果很快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总结错误类型有: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横式得数漏写。

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错误。我没有过多的批评,让孩子一一订正之后,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

一、读两遍题目,横式一遍,以防抄错题;

二、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

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练习时,为了避免学生单调计算的枯燥性,我设计了“找朋友比赛性的练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对学生的巡视不够彻底,学生说算理的过程不够完整。

一年级数学开会啦教学反思篇十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好动,贪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我让孩子们通过摆小棒,动画展示的方式来加以理解。如计算“8+27”,学生先不管27里面的2捆小棒,从7根小棒里拿出2根小棒和旁边的8根小棒合起来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把剩下的5根零散的小棒和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35根小棒。新捆成的1捆小棒就是1个十,就是竖式计算里进位的“1”……;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再把这一过程动态的展示给学生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低年级的孩子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学习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数学医院,踩气球,比比谁最棒等小游戏,把机械的计算变得生动有趣,学习算得认真,也很高兴,在不同的游戏中巩固了算法。

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从而集中注意力。如学习进位加法时,问“你想把谁凑成十?”“先算的是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呢?”“红色的小‘1’是从哪里来的?”“是哪一位的数向哪一位进一呢?”……这一连串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进位加法的算法。同时,对学生准确回答的问题加以肯定,对不懂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启发引导并加以鼓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你是把8凑成10,再加上其它的数。”“你是利用8把7凑成了10”。“你是先加个位上的数,再用得数加十位上的数”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习计算,孩子们更是觉得枯燥。因此,在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相同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等计算法则,我带给孩子们一首儿歌。“两位数加一位数呀,进位加,进位加,相同数位对齐,要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满十进一”(曲调:两只老虎),在欢快的儿歌声中,孩子们轻松的记住了这些计算法则,真正的掌握了怎样计算进位加法,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把枯燥的数学计算变得生动,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总之,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猜谜语、问题情境等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质疑、多样化的练习等方法,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有趣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轻松的收获更多的知识。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2

今天,我试着运用生本教学的模式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进位加法》,效果不错。

课堂上,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观察例题图,找出图中的信息,孩子们没用几分钟,就把图中所有的信息找了出来,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接着,我要求他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问题,让我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不但能把用一步加法计算的问题提出来,而且还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这使我顿悟:只要相信学生,他们就能创造出奇迹。

接下来,我放手让他们分析提出的问题,他们分析不但透彻,而且还能让学困生听懂。经过他们分析列出了算式,计算不进位加法,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说计算方法,让他们试着当小老师在讲台上讲,他们讲得真是太精彩了,不但能讲出计算方法,还能把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都讲出来,让所有的孩子都听得明白。

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只有老师想不到的,没有孩子做不到的。

相关推荐

最新保险公司员工上半年工作总结(优质9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2023年办公室后勤工作总结500字 办公室后勤工作总结结尾十四篇(大全)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行政后勤工作总结汇报(实用十四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

员工工作总结简短(精选6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

2023年员工工作总结 个人六篇(汇总)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

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简短 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幼儿园汇总(14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最新个人一周工作总结200字十二篇(优质)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2023年中学教研工作总结简短优秀(十四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

办公室文员工作总结个人 办公室文员工作总结简短十二篇(汇总)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租房委托协议书(实用1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