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

作者: 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难点。为了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日,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广东省社科联《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东儒学研究会共同主办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澳门以及内地十多个省市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与会者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尺度及其当代价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首先对“中国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基本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问题。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限定在传承层面的,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角度而言的优秀。这要求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具备继承和发展的功能,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其次要具备断裂和创新的特质,能够和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衰颓的观点决裂,并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实现文化创新。就“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评判标准而言,应当从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三元合一的视角融合角度进行,既强调文化发生发展的民族因素、张扬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又要注意到民族文化在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之间的相应和落差,同时要以全球意识张扬先进的世界文明,反对文化割据,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对某种文化优秀与否的评判,应综合考虑其理论价值与社会作用,避免简单结论。广州大学程潮教授认为不能以是否具有发展的连续性来确定某种传统文化是否优秀,他阐发了“显学”和“绝学”(“正学”和“异端”)在具体时期的对立关系和在历史长河的转换关系,指出要以历史的眼光而不是以某一时期的价值取向去断定文化优秀与否。江西南昌航空学院平飞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标准的确定,不仅取决于优秀文化本身,还取决于文化主题的实践与需要及其时代的发展变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本次会议中形成了较为集中的讨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惠吉兴研究员指出了当前社会价值观缺位的问题,即“价值观焦虑症”:一方面,政府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政策的价值观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产生了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危机。这都源于我们缺乏一个能为社会大众所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对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为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方法论的启示、思想资源的支撑以及形上学的根据。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文化资源,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发展,同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广东省委党校孙燕青副教授从文化自觉自信的角度讨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的自觉自信只能通过文化的延续而在历史演进中得以实现,这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继承;但也必须认识到,将文化自觉自信的实现仅仅寄希望于传统文化,亦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传统文化积极性与消极性共生的特点,反过来决定了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介入与引导,才能担负起对传统文化扬弃的任务。

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具体阐释方面,会议成果颇多。华侨大学王四达教授讨论了道法家政治思想对传统治道的超越及其局限,认为其“治在道,不在圣”的政治理念实现了对旧有治道的框架的超越,把中国政治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杨海文编审指出,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只要心存文化守成情怀,就有可能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孟子“尚诗书”的文本解读方法体现的正是20世纪思想家护守中华传统人文的智慧,这赋予我们当代研究者面对民族文化传承任务的方法论支持。广东商学院刘季冬副教授分析王弼注《老子》后,认为王弼从儒、道两家思想的契合点出发,构建了新的哲学思想体系,这启示我们在世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寻找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促进当代我国吸收、融合各种文化,创造新文化。西南交通大学唐眉江副教授从身心安顿的角度,阐发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生态价值,认为儒家和道家的安身立命之道,能够有力地淡化消费主义文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支配,改变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为解决生态危机作出切实可行的贡献。

会上,广东云浮书记黄强博士以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文化实践者的身份,同与会人员交流了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管理社会的一些经验和思考,认为慧能和谐思想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幸福云浮的建设。黄强博士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藏,找准其中的当代价值,用之得当,可以有力地推动绿色生态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但是咱们不能把它们当做累赘,他们是我们的宝贝。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二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和传承下来的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并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阐发和传承,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文化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多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也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进而也改造人自身的活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一方面,文化不过是“人化”,即人按照“人”的需要和理想改变人以外的世界,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成为一件石器或艺术品,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又是“化人”,即人按照“人”的需要、价值和理想优化、美化和完善自身,把人的品质、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提升到优雅、完美和高尚的程度。人是“文化的动物”,正如西方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改造自然,创造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符号系统,使人生活在符号的意义世界中;人创造自己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人创造人特有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理念。所以,人是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之中的,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保证人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精神感受。人的幸福感、归属感来自于精神文化生活。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对人的品德的教养。《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都能遵从文明礼仪,规范行为,塑造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所谓传统,指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传统具有历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它是人们历经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选择和积淀下来的经验和观念,又是一种反应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为大多数人沿用的文化模式。一般认为,传统是“过去时代留下的文化”,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传统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传统是保留在现代人记忆、话语和行动当中,对现在仍然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过去。也就是说,传统是一种精神观念传承的过程,是肇始于过去、表现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精神趋势和存在。一种文化现象一旦成为传统,必定是在社会组织及人的心理结构中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的东西。这些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传统是现代开拓和成长的因素,是现代发展的一种资源。

一个民族要有传统。传统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脉,它把我们和本民族久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枝叶,而不是现代化潮流之下的浮萍。保护我们的传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家园。

在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农为本”、“重农轻商”,从而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儒家讲究刚健、有为、进取的入世精神,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潜隐的出世精神。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融合,共同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佛教文化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以人生为苦,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最高理想,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着中国的学术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经过转化的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源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延续性。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与中国被尊为“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前三个古代文明或因异族入侵而中绝,或因部族冲突而衰落消亡,文化出现了大幅断层,有些文字至今不能识别。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磨难,却能数千年一脉相承,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二是统一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汇聚了中国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在世界任何民族文化中都极为罕见。三是伦理性。中国人以家族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血亲意识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呈现出一种伦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第四是实用性。中国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都可以称为“经世致用之学”,都是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党的xx大以来,再三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共鸣和关注。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是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和传承下来的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及融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其他优秀文化遗产。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儒家和道家以外,还产生了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学派如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等,但构成中国古代思想主体的还是儒、道、佛三大家。在这三大家中,儒家思想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题框架,因而是最重要的。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两个极端,不是主张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就是主张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今天我们认知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摆脱这两个极端,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东西要大力弘扬,而对其中的糟粕东西要抛弃。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恒久的价值,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贴近,与民族共同体利益和福祉相契合,能够提供正能量。

xx大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些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中国梦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承接了先人们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大同梦”一以贯之,当代“中国梦”正是“大同梦”的历史传承。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的旗帜来引领,需要文化精神的激励,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的认同和凝聚。因此,要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必须高度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更加通俗易懂地诠释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使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相汇通,与时俱进地服务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儒家学派从孔子开始,历代大儒都以“仁”或“仁爱”作为核心观念,反映在民族意识上,就积淀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民族团结的宝贵品德,表现为坚贞的民族气节,并陶冶出众多的仁人志士。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齐家治国”观念,也是以“仁”作为原点,从家的范畴生发,视孝悌为仁的根本,又从孝悌出发,强调 “泛爱众”,从而把家庭内部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融为一体。儒家文化还把对国家、民族的爱视为大义,强调忠以孝为始、孝以忠为终,当对国家、民族的忠与对父母的孝发生冲突,即忠孝不能两全时,主张以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为最高价值取向。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xx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表达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从国家层面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的要求正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和合”理念,要求人们在与自然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要求,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上述理念的提炼和升华。从社会层面看,儒家以“仁”为根本之道,辅之以“义、礼、智、信、勇、廉、和、敬”诸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引导着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的社会风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公民层面看,儒家思想中 “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表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从内在精神和基本范畴上系统地加以学习、研究和把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大有禆益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又各自独立存在,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雏方式和0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又具有小传统,大小传统互相激荡,互相冲击,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杜私门”,认为,“天下有道,则札乐征伐自天子出”,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仅从秦朝算起,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政治上,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最佳状态,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而以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作为辨证施治的要诀。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对宇宙(“天”)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着眼于“武民之义”,即使说及,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齐而不治。”孟、荀所论,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务实是、戒空谈,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但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们的精辟深刻,使得许多现代人(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都惊叹不已。但是,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辨证法,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它们(包括四大发明在内)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密切相关。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0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然而,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依靠国家力量维持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越小时,我们的内l心便会无从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主要也在这两个方面。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建设好个体,从而建设好我们民族。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诸如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争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容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超越功利、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等等。传统文化中这些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为官为人为亲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这些言行是由价值观念主导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行为外化。

传统文化中蕴涵无穷的智慧,也能为个人的业务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一生致力于科学,近年则聚焦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一个从传统文化出发,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殊途同归。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又如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体观、协和观、人本观等特点。其不同于西方管理思维的优点在于,重视发挥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决定管理措施。这些优点至今依然自发地体现在中国管理实践当中。当代的企业家如果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华,必能有助于自己的管理实践。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结果,又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五四”至“文革”的60余年间,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为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堆垃圾,其对现代化也决非只有消极作用。完全否定抛弃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也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起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是:立足国情,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既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未来,从而建构起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四

党的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并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阐发和传承,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文化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多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也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进而也改造人自身的活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一方面,文化不过是“人化”,即人按照“人”的需要和理想改变人以外的世界,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成为一件石器或艺术品,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又是“化人”,即人按照“人”的需要、价值和理想优化、美化和完善自身,把人的品质、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提升到优雅、完美和高尚的程度。人是“文化的动物”,正如西方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改造自然,创造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等符号系统,使人生活在符号的意义世界中;人创造自己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人创造人特有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拓展了“人”的理念。所以,人是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之中的,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保证人的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精神感受。人的幸福感、归属感来自于精神文化生活。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对人的品德的教养。《周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都能遵从文明礼仪,规范行为,塑造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所谓传统,指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传统具有历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它是人们历经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选择和积淀下来的经验和观念,又是一种反应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为大多数人沿用的文化模式。一般认为,传统是“过去时代留下的文化”,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传统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传统是保留在现代人记忆、话语和行动当中,对现在仍然起作用的那一部分过去。也就是说,传统是一种精神观念传承的过程,是肇始于过去、表现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精神趋势和存在。一种文化现象一旦成为传统,必定是在社会组织及人的心理结构中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潜在影响力的东西。这些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传统是现代开拓和成长的因素,是现代发展的一种资源。

一个民族要有传统。传统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脉,它把我们和本民族久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枝叶,而不是现代化潮流之下的浮萍。保护我们的传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涵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家园。

在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农为本”、“重农轻商”,从而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儒家讲究刚健、有为、进取的入世精神,道家则偏重于柔顺、无为、潜隐的出世精神。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融合,共同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佛教文化在东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佛教以人生为苦,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最高理想,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着中国的学术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经过转化的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三个重要源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延续性。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与中国被尊为“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前三个古代文明或因异族入侵而中绝,或因部族冲突而衰落消亡,文化出现了大幅断层,有些文字至今不能识别。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磨难,却能数千年一脉相承,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二是统一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汇聚了中国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在世界任何民族文化中都极为罕见。三是伦理性。中国人以家族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血亲意识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呈现出一种伦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第四是实用性。中国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都可以称为“经世致用之学”,都是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五

党的xx大以来,再三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共鸣和关注。深入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是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和传承下来的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及融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其他优秀文化遗产。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儒家和道家以外,还产生了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学派如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等,但构成中国古代思想主体的还是儒、道、佛三大家。在这三大家中,儒家思想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题框架,因而是最重要的。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两个极端,不是主张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就是主张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今天我们认知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摆脱这两个极端,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东西要大力弘扬,而对其中的糟粕东西要抛弃。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恒久的价值,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贴近,与民族共同体利益和福祉相契合,能够提供正能量。

xx大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些讲话深刻地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中国梦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梦想,也承接了先人们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大同梦”一以贯之,当代“中国梦”正是“大同梦”的历史传承。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的旗帜来引领,需要文化精神的激励,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的认同和凝聚。因此,要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必须高度发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更加通俗易懂地诠释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使优秀传统文化接地气,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特色,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并与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相汇通,与时俱进地服务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儒家学派从孔子开始,历代大儒都以“仁”或“仁爱”作为核心观念,反映在民族意识上,就积淀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民族团结的宝贵品德,表现为坚贞的民族气节,并陶冶出众多的仁人志士。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齐家治国”观念,也是以“仁”作为原点,从家的范畴生发,视孝悌为仁的根本,又从孝悌出发,强调 “泛爱众”,从而把家庭内部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融为一体。儒家文化还把对国家、民族的爱视为大义,强调忠以孝为始、孝以忠为终,当对国家、民族的忠与对父母的孝发生冲突,即忠孝不能两全时,主张以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为最高价值取向。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xx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表达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扬。从国家层面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的要求正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和合”理念,要求人们在与自然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要求,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上述理念的提炼和升华。从社会层面看,儒家以“仁”为根本之道,辅之以“义、礼、智、信、勇、廉、和、敬”诸德的基本价值观念,引导着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的社会风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从公民层面看,儒家思想中 “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表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从内在精神和基本范畴上系统地加以学习、研究和把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增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大有禆益的。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六

本文主要从发展当代素质教育、构建全民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四个方面简单分析和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但是咱们不能把它们当做累赘,他们是我们的宝贝。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优质篇七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古典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孔子非常注重仪容礼节,把看作为人处事的重要一面。其实我们不论对任何人都十分注意行为规范养成良好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知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另外,传统文化中强调严教齐贤,见贤思齐。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以严字当头,强调以进德修身,反对溺爱、宠爱。

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无喜亦无悲,无欲亦无求,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在探索。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多读书养智气,重情义养人气,能忍辱养大气,温处事养和气,讲责任养贤气,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又各自独立存在,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雏方式和0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又具有小传统,大小传统互相激荡,互相冲击,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杜私门”,认为,“天下有道,则札乐征伐自天子出”,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仅从秦朝算起,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住的人的爱护、公正、守信,并能做出表率,为管理尽心竭力。从而维系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在下位者犯上作乱固然属大逆不道,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为独夫的民贼,因为这二者都有害于国家的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政治上,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最佳状态,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而以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作为辨证施治的要诀。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对宇宙(“天”)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着眼于“武民之义”,即使说及,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齐而不治。”孟、荀所论,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务实是、戒空谈,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但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们的精辟深刻,使得许多现代人(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都惊叹不已。但是,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辨证法,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它们(包括四大发明在内)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密切相关。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0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然而,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依靠国家力量维持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越小时,我们的内l心便会无从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主要也在这两个方面。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建设好个体,从而建设好我们民族。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诸如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争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容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超越功利、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等等。传统文化中这些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为官为人为亲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这些言行是由价值观念主导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行为外化。

传统文化中蕴涵无穷的智慧,也能为个人的业务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一生致力于科学,近年则聚焦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一个从传统文化出发,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殊途同归。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又如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体观、协和观、人本观等特点。其不同于西方管理思维的优点在于,重视发挥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决定管理措施。这些优点至今依然自发地体现在中国管理实践当中。当代的企业家如果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华,必能有助于自己的管理实践。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结果,又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五四”至“文革”的60余年间,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为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堆垃圾,其对现代化也决非只有消极作用。完全否定抛弃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也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起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是:立足国情,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既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未来,从而建构起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相关推荐

2023年母亲节感恩母亲十通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

2023年脱贫攻坚个人心得体会(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

母亲节感恩母亲通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最新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总结模板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十模板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

2023年初任公务员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小编给大家

2023年军训心得体会高中优秀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

2023年大学生团日活动心得体会实用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3

2023年在公司心得体会实用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我给大

2023年公务员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