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法学论文 >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15篇)

大学教学论文范文(15篇)

作者: 曼珠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掌握知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生物理能力培养的基础平台,包括学生的学习、实践以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来说,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学会分析误差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评价;二是学会有关实验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可以正确使用常见的实验设备、仪器、器件,对其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理论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第三是注重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结合以上教学目标,分析目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5)进行考试和考核时,因为条件和资源有限,不能同时安排很多人同时进行,这就对实际的考核的公平性和最终的考试成绩产生一定影响。

2.1创新性教学的教学目的。

2.1.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态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首要因素,要想实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首先从激发学生的认真态度,向学生重点讲清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门更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强化对理论、应用知识,并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有显著作用的综合性训练,也是未来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必须的基础技能训练,更是学生未来可能从事工作的技能基础。针对具体的实验课程项目,每名学生都要有具体的任务和明确的目标。量化工作量,同时还要将“系统”的理念传达给学生,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任何事物成功的背后,都不是某一个因素起作用,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决定了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的测量,必须严格准确确保可靠。学生们需要有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承担起实验每一个数据和结果的责任。

2.1.2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

(1)开放实验室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在非课时时段,比如假期,对物理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开放,学生可提前申请,讲明使用的用途和时间段,实验室酌情对其开放,并可提供必要的辅导。每学期实验室可定期开放一到两次,一般安排在刚开学后,时间大概2-3天,主要是让参加实验补考的学生进行再学习,以提高实验补考的效果。在期末进行考试前也可以考虑安排一次开放,时间可暂定为一、两周,以帮助那些某些实验因故缺做的同学来补做或者复习重做实验。还可以对有能力并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等情况随时开放,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学习场地以及需要的实验设备,必要的话,还会有专业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2)建设网上教学平台,辅助学生课后学习。在校园网的基础上,给物理试验室增设与教学相关的栏目,并开通在线选课、答疑等功能,由专人收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料,负责管理并及时更新网站内容。课前课后,都会提前在网上对实验课程进行必要的布置和解答,对实验中的关键内容,做好辅导,充分发挥正式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2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2.2.1防止学生因缺勤遗漏实验。

过去因缺勤而遗漏实验的事情时有发生,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严格考勤制度,授课教师要在课前清查出勤情况,对缺席的学生要了解缘由,登记在案,并利用实验室开放期间,安排缺席的同学补做实验。其次是要严格考试制度,对于有缺做实验的情况,必须补做实验的基础上,才允许参加考试,不允许有任何遗漏实验不影响考试的情况发生。

2.2.2防止实验数据出现错误。

实验教学中,必须明确相关的规定,教师必须准备完整的实验教案,还须做到三点:第一,教师要充分熟悉本次实验的所有操作环节及实验要点,可快速发现实验时出现的设备故障,以及其他意外突发情况,并能够判明原因及时排除故障。第二,教师要充分熟悉本次实验测量数据的基本取值范围,可以从学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中判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操作错误,指导该学生对数据进行修正或着将实验重做。第三,教师要充分掌握本次实验的准确数据记录以及符合实验目的的结果处理过程,以利于指导实验时作为参考。

2.2.3防止学生课前课后不进行预习和复习。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没有充分的预习就需要花费更多的课堂时间熟悉教学内容,降低课堂效率;没有充分的复习,就不能巩固刚学习的内容,降低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考察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情况,以及课后的复习掌握情况。对于没有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同学,适当采用必要的措施予以提醒。

3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研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可以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值得普及和推广的有效方法,合理借鉴,酌情采用,可有效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大学体育游戏实践教学论文

摘要:在现代教学改革的趋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逐步推向深入,“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模式在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运动项目游戏化的内涵,对宁夏市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运动项目;游戏化;体育教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高校学生“手机一族”现象越来越严重,已影响到了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弱,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日渐淡薄,部分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因此,摆在一线体育教师面前的紧急任务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运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质量和学生运动的能力,从而达到“要我学”主动变为“我要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1运动项目游戏化的科学内涵。

运动项目游戏化是集体育运动与游戏娱乐于一体,“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从而实现了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向运动项目游戏化教学模式转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了体育爱好和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运动项目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一是有利于一线教师突破传统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从实践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特点,以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二是有利于转变教师传统教学模式,打破单一、呆板、僵硬的教学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爱好,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与提高技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学生的努力,体验获胜的喜悦感,从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荣誉感。

笔者向宁夏市8所高校的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发放教师问卷32份,学生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598份,回收率97.9%。问卷设计到对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师资力量、运动设施、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学生的运动能力等方面。2.1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提高据调查显示,54.2%的教师没有参加校级以上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培训学习,导致部分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水平停止不前,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基本采用灌输式教学,致使有些学生被动地接受单调而乏味的运动技能,从而忽视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天真与烂漫,使学生极易产生厌学、逃学的情况。2.2体育场馆及经费投入不足调研的8所高校中有7所没有体育馆,一些对天气要求较高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等项目不能如期开设,从而降低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广泛学习面。另外,学校在体育运动竞赛上的经费也投入不足。每年全区高校大学生球类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等竞赛项目,由于学校费紧张,个别学校不能如期组队参赛,从而也影响到了体育教师及学生的'运动积极性。2.3体育教学职业特性不明显尤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职业特性不突显。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担,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开设应与专业发展相稳合,要有鲜明的职业性,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如机电类专业,通过球类运动、武术等运动项目培养其四肢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等。2.4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统一据调查显示,18.9%的男生和68.6%的女生选择不喜欢体育课,36%的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不满意或认为一般,特别是94.8%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这些数据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敲响了警钟,学生出现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这一现象,就说明了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另外,通过近2年的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同内容的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的途径。

3.1要实现对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突破。

一是实现体育课程理念上的突破。要求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创设性地将体育游戏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二是实现传统授课模式局限性的突破。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不但实现了学生对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三是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编排上的突破。当前的体育教材大都以竞技项目来分类和编排的,过多地强调了运动技能,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以游戏化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四是实现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突破。创新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设计教学方案,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素养,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3.2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是要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运动技能上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收获成功与喜悦。因此,教师在实施“运动项目游戏化”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实际入手,一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形成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即每节课、每章节、每学期、每学年,由小目标而逐渐形成大目标。二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要体验快乐与健康,只有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才能实现学习技能的提高。三是通过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四是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融入到快乐体育教学的氛围中,从而逐步实现“要我学”主动变为“我要学”。五是在快乐学习氛围中不但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竞技性是每一个运动项目的基本特性,但将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通过游戏化教学,容易使学生掌握其基本动作技术和技能。例如,田径教学的短跑项目可采用分组竞赛,中(长)跑可采用缩短距离变速跑,投掷项目可采用降低投掷物质量等;篮排足球运动是集跑、跳、抢、投等动作于一体,动作技术、战术、规则要求高,可适当降低难度,增加人数,改变规则等;体操教学中,创设音乐环境,改编运动套路,降低器械高度、难度等。

3.4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特别是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特征分明,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的同时,要有侧重点地培养和发展其相关运动能力。例如,机电类专业学生其未来工作环境要求其四肢有力、手脚灵活,因此要注重学生四肢的力量性练习和球类技术的掌握;财会类专业学生长时间静坐且要求手指灵活,因此要加强体操和球类项目的培养;师范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孩子们,因此要全面加强体操、体育舞蹈、球类等项目的发展;医学类专业学生要求身体协调,手指灵活,因此要加强舞蹈,体操和球类运动等。

参考文献:

[1]杨芳芳体育游戏促进团队凝聚力建设的作用及对策研究――从集体性运动项目视角出发》[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3).

[2]赵希记.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研究[j].辽宁行政学辽学报,(12).

[3]周雨龙.试析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j].科技、经济、市场,2014(10).

[4]袁海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5(3).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生科学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反映了理工科中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基本原理与实践工程相联系的普遍性问题,在人才培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必修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能够让学生受到严格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现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背景和现状。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在实验课程中学生能力主要包括四种能力的培养要求:独立实验的能力、分析与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所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不能成为学生仅动手就能机械完成的手工课,而应在实验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建立实验思维。长期以来,各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不断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的尝试,诸如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分层次教学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理念陈旧。教师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教师主体,在实验课上,讲得多,讲得细;他们认为只有教师讲到的内容,学生才能在实验中注意到,学生才能掌握,而没有注重课堂效率。

同时,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单向输出。传统课堂中,仅突出了教师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这就出现了实验课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其次,实验内容单调。由于各高校实验设备有限,实验项目相对比较单一,多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前沿方向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与理论课程脱节严重;实验教材编写的内容过于细致,仅局限于一个实验上,缺乏实验间、学科之间的联系。最后,学生主动性差。教师往往低估学生的能力,唯恐学生不能完成实验,教师讲解得过细,甚至于手把手地讲授实验操作,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及动脑分析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理念的改变。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更多的是动脑动手,熟悉基本的仪器操作和实验方法。学生只有在真正地动脑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后,才能指导自己动手。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验课堂上转变教学理念。(1)突出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做实验,而不是教师讲实验。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将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在实验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验进程,多次重复查阅各种学习资源以达到独立实验的目的。

(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建立学生的期望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完全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成实验内容,所以,教师应当放手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教师把原来的讲课转变为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指导,同时通过实验室内的巡视,激发并监督学生的学习,保持学生持续参与在实验课堂中。利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建构物理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

3教学体系。

(1)实验项目的规划重整。为了增强学生的有效性学习,首先,我们对实验项目进行了整合,根据实验内容或实验原理等将某个关键因素相同或相似的项目整合在一起,在一次实验课上完成。比如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干涉法测量线胀系数两个实验整合在一起,学生在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后,就能将实验原理或操作方法快速迁移到线胀系数的测量上来,相对降低了第二个实验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类似的整合项目还有:二踪示波器的使用和光纤通讯实验;动态法和静态法测杨氏模量等。其次,根据实验内容的改变,我们重新编写了一套集视频微课、仿真动画的多维度立体化教材。最后,为了适应实验项目整合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将单次实验上课的时间由每次3学时增加为每次5学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培养实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传统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要对教材进行课前预习,但是书本上的文字、图片对于形象具体的实验内容来说非常枯燥,很多学生为了完成预习任务机械性地抄写教材,由于看不到实际的实验仪器和实验现象,预习的效果也就非常差了。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智能手机,这也就为实验课程的信息化、网络化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并且视频、图片或仿真软件等多媒体信息化素材相对于文字素材来说,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高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践类课程的预习,我们需要将实验课程中所需要的所有内容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视频、仿真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和实验教材等。然后,我们将这些多媒体信息化素材通过二维码与教材、实验室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在阅读教材、实验操作等过程中,如果碰到问题,就可以扫描对应该处的二维码,直接链接到我们服务器上的多媒体信息素材,观看教师的讲解视频、操作仿真软件来进行释疑解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学生的使用障碍,与我们的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了信息化的优势。

(3)实验室环境的重新布局。为了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率,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建立丰富的实验室文化,我们对传统实验课堂进行了大的改变,将只有1~2个实验项目的传统实验室改造成为具有10~12个实验项目的“实验超市”。并且,“实验超市”内提供无线网络。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内看到该学期内所有用到的实验仪器,学生可以在第一次实验课上可以根据兴趣、专业特点等自主选择8~10个实验项目,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起各实验项目之间的关联,触类旁通,充分地理解实验内容。

4教学实践。

4.1课前预习。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培养独立实验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将几乎所有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再进行集中授课,只进行单独指导交流。这样就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在课前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主要由纸质预习报告、网络在线课堂两部分组成。学生需要在课前观看网络微课视频、回答网络预习测试题、完成纸质预习报告,在实验室内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4.2翻转实验课堂。

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组合2~3人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实验课中围绕实验内容进行同步学习。教师在实验课上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学生可以在共同体内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沟通,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建立了强烈的共同参与感,促进了主动性的有效学习。

(1)课内预习。在实验课前10%的时间里,我们要求学生进行二次预习,对照实物将实验原理、内容等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将不懂的问题进行生生或师生的讨论。同时,教师进行根据讨论的情况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适时地提出一些小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讨论的情况进行预习的评价。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预习和讨论对实验有了整体的把握,逐步把头脑中理论化的物理原理与现实中的实验仪器、内容进行联系,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互助交流。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准备后,独立完成实验,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不再进行回答指导,而是鼓励组内、组外学生的互助讨论,通过分析研究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有的学生则喜欢自己解决问题,他们会翻出教材或者打开视频,重复观看,寻找问题的关键。有的学生则喜欢讨论,听取他人的分析或者经验,快速找到办法。有的学生则喜欢延伸思考,找出背后的原理,与教师进行讨论,从根本上理解原理,再来解决问题。事实证明,不管通过什么方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答案,虽然比较耗费时间,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比教师的直接讲授好很多。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学生对基本实验方法有了不断的了解、积累和熟练,使得学生逐步形成了借助独立思考以及科学方法获得知识的心理暗示,学生就能以更快捷高效的方法进行实验,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期末的匿名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喜欢这种上课方式,他们体会到了努力后收获成功的喜悦,也建立了自信心,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实验课。

4.3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评价往往较难。我们采用过程性评价,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实验内容完成的快慢。通过网络平台、课堂预习效果、能力展现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实际课堂中,我们也发现了传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成实验的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部分学生通过课前充分的预习,积极动脑思考,能够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又快又好地完成实验内容。有的学生对于原理理解不够,动手能力较差,实验内容进行非常缓慢或者根本完不成要求的内容。这时,我们尝试采用了学生助教这种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帮助后进同学。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助教学生来说,教师和同学对他的认可,使得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高,不用教师的激励,他们就非常积极地指导帮助其他同学;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生生之间的交流帮助比师生交流更加顺畅,在自我效能的驱使下,普通学生也在认真积极地思考,努力完成实验。根据美国学者艾德格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学生的动手实验、讨论,以及学生助教的教授都达到了主动学习的效果,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相对于传统课堂有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助教学生来说,实验课堂完全是他们发挥聪明才智的园地。

5结论。

经过2年多的教学试点,这种新形态的教学体系得到了校内外专家、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学生在该教学体系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交流、监督中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调研中,学生纷纷表示,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的学习,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克服了传统实验课堂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在各类实验实践类课程中推广。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依据大学物理而设置的实验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大大提高。本文以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为例,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在现有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更好的配置大学物理实验资源,使大学物理实验在服务理论课程学习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进行实验验证,用严谨的数据或直观的图像描述物理原理,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物理实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对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生活等,都会有巨大的辅助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导致实验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本文以迈克尔逊干涉仪测激光波长为例,讨论如何高效运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重视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大学物理实验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物理定理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关注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而忽视实验操作过程。然而,在验证定理的基础上,实验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需在重视实验过程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一)深刻理解仪器原理,教师要下工夫。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不仅要掌握需要验证的物理定理和定律,还要深刻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这样才能达到对整体实验了如指掌,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障碍。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花费精力研读仪器使用说明和原理图纸,熟悉仪器的安装调试,并能对仪器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维修。以迈克尔逊干涉仪为例,设备调节螺钉较多,由于操作不当极易引起螺丝损坏,教师在实验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实验知识,还要做到维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讲解多做设问,不照本宣科。

高校大都设置实验岗位,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一般每人负责固定的几个实验教学工作。由于多年从事相同实验的教学,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保守的教学观念,不适合现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同理论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一样,实验教学也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讲解实验的过程中做到步步提问、引人入胜,摒弃那种直接将实验过程演示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记录数据的机械式教学,更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数据记录者。比如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中,在光路调整、仪器调零、干涉图样形成等过程中多问学生为什么比教会学生怎样做更重要。

(三)多种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

在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往往理论课程更强调教学手段问题,实际上,实验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并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实验教学不单单是操作实验仪器,还包括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讲解,一堂精彩的实验课应该是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然而,由于实验场所的限制,高校实验室很少设置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很多实验室也配置了多媒体,多媒体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专有设备。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实验原理、仪器使课程与教学用、注意事项等做成课件,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不增加实验课时的基础上,节约更多时间供学生动手实验,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实验效率。特别是对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等光学实验,可将光线传输、干涉仪器原理等抽象的物理图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仪器操作中更具针对性。

(四)适时添加相关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不能简单地将实验理解为使用仪器的课程,面对静态的仪器,实验课程同样可以生动有趣。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多收集与实验相关的课外知识,如该实验的历史起源、该实验在本领域的地位、该实验与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关联等,讲解过程中多穿插此类课外知识,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比如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讲解激光的发现及特点、激光在医学、国防的应用,甚至可以结合新闻报道,谈谈国际上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展知识时间不必过长,但要把握时机。

(五)加强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比理论课程更具交互学习的优势,实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动的特点,与学生共享实验数据验证物理理论的过程,体验物理学家探究真理的历程。在实验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人,学生是实验的主导者,实验教学过程体现着人人参与、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成为富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自身的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同样,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中,应摒弃那种教师先讲解、学生做实验、教师改报告的陈旧教学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既完成了实验教学,又增进了师生友谊。

二革新考核方式,不唯数据结果论优劣。

考核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必备环节,是检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考核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按比例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多个物理实验的平均成绩,期末成绩则为期末实验操作考试的成绩。与其他专业课考试类似,通过考核可以定量地评价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然而,大学物理实验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考核结果不能单单以数据论优劣。

(一)平时成绩中重视实验操作。

大学物理平时成绩是某一学期所有实验成绩的平均值,包括力学、电学、光学等多个实验。平时成绩一般由预习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其中,实验操作应是最重要的过程,包括实验仪器的调整以及实验数据的记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通过考核结果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真正意识到在理工科学生中设置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二)强化数据处理过程。

大学物理的验证性实验较多,大都要求通过观察的实验数据验证物理定理或定律。在实验结果中,能够准确地验证相关定理固然重要,但往往由于实验仪器的老化或误差,最终结果与理论相差较大。实验教师在考核过程中更应该看重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学生是否会对测量得到的数据正确处理,而不仅仅是能够通过数据验证定理。明确告知学生,应该尊重原始数据,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得到想要的结论,对数据进行有意筛选,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结果,认真分析产生错误或误差的原因。

(三)考核方式多样化。

实验过程包括预习、操作、报告等多个环节,因此分数不能成为判定学生成功的唯一标准,在实验中,教师需要灵活掌握判定尺度,把学生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作为考核是否合格的标尺,探索符合实际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比如,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中,由于仪器差别,学生得到的波长与激光实际波长会有偏差,教师应注重产生偏差的原因,不能以偏差大小作为学生成绩的标准。同时,如果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应成为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录到最终的学习成绩中。

三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承载着锻炼学生实践创新的重任。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关系着普通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实行切合实际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2]朱楠,朱光涛,王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背景及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7):36.

大学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论文

面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文化教育的不足的现状,我们首先要在思想加强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然后在思维习惯的差异、词汇的内涵差异、礼仪习惯的差异、典故风俗等四个方面内容渗透文化教育,以及采取课前的背景介绍、中西文化对比和运用多媒体手段等方法进行文化教育。

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花在英语的时间和工夫都非常多,可是事倍功半,他们英语水平却还没有成倍地提高。我们是否有需要反思一下如今的大学英语课程,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面对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在这里,本文想重点考察一下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关系,希望能在某一程度上找出前面问题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过分地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则往往采取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即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地毯式的查字典,课堂上则由教师全堂灌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规律,并逐句进行翻译。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忽视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的过程中,没有把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介绍给学生,从而令学生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的使用和运用水平,成为哑巴英语,从而无法达到跨文化的交际。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会出现文化教育的不足呢?首先在思想上,我们缺乏对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

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语言首先是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中,传播着沟通的信息和内容,然后一部分语言脱离人们的口头,渐渐地上升到书面文学的层次,经过日积月累,语言最后凝聚成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文化了。简单地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特定的文化形态的负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因此,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但要学习语言的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必须要了解这种形式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社会文化和社会内涵,否则,我们不能熟练地掌握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就不能从根本上学好这种语言。

1、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妨从思维习惯的差异、词汇的内涵差异、礼仪习惯的差异、典故风俗等四个方面渗透文化教育。

(1)思维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是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西方人则相反,重视个体和分析。而且在宗教方面,中国人基本没有宗教意识,坚持天人合一,人和神是和谐统一的,西方则完全相反,宗教意识比较浓厚,人和神的关系是对立的,人对神要绝对服从,顶礼膜拜。

两种思维习惯不能说孰好孰坏,只能说两者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要跨文化地学好英语,必须首先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并且融合两种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英语文章的用词非常具体,例子也较多,显得有点琐碎凌乱,这大概都是由于西方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习惯所造成的。我们中国人在学习和阅读英语文章时,应该要学会适应这种行文风格,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同时也要加强西方思维的训练,例如重视分析、重视个体等。

(2)词汇的内涵差异。

英语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1972年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有绝对地位。由于每个地方的文化背景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因而同一样事物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造就了词汇内涵具有差异性。

以动物为例,不同的民族,赋予动物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喜鹊(magpie)在中国人的眼中它是“报喜之鸟”,但在苏格兰人眼里则把喜鹊代表“死亡”;龙(dragon)在中国代表着“尊贵”、“权威”、“王权”,而在英美国家则把它看作是“邪恶”的代名词。

以人为例,中西方对某些人群的定义范围是不太一致的。例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这一个词,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等一切受过教育的人。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其范围要比中国所指代的要小得多。

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词汇,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文化乱套在别国身上,必须在理解词的文化内涵上下足功夫,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有关资料,研究其文化差异,切忌望文生义,闹出笑话出来。

(3)礼仪习惯的差异。

文化教育肯定离不开西方礼仪习惯的了解和学习。掌握一定的礼仪习惯,是跨文化成功交际的必要前提。

例如,英国人喜欢在见面时,谈论天气,经常地说“lovelyweather,isn’tit?”之类的话,我们无必要直接翻译出“好天气,是不是啊?”,而是根据英美的礼仪习惯,我们判断这是一句普通的见面问候语,可以翻译为“你好啊”。这种情况类似我们中国人见面一般会说“吃过了吗?”一样,说话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十分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没有,而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又例如,在宴会上,中国人喜欢推让、谦让,作为一种有礼貌的表现。英美人则不喜欢在餐桌上过分推让,否则会让人生厌,起到相反的效果。

(4)典故风俗。

在英语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实际上饱含丰富文化内涵的短语,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出处,根本无法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meetone’swaterloo”表面意识是“遭遇滑铁卢”,要知道其内在含义必须要知道其源自一段历史故事。滑铁卢(waterloo)是比利时中部的一个城市,18拿破仑军队在此大败,从而结束了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连续23年的战争。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惨遭失败、一败涂地”意思。

又例如“judaskiss”,直译为“犹大之吻”,该成语源自《圣经·新约》。耶稣带领十二门徒在犹太各地传道,深得人心,因而引起犹太教上层人物的嫉恨,他们想暗杀耶稣,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30块银币出卖了耶稣,为了使捕捉耶稣人认出耶稣,犹大便以接吻为暗号,他吻谁,谁就是耶稣。因此,judaskiss就表示“伪善、不安好心”、“笑里藏刀”的意思。

也有一些词语源自生活习惯或民间风俗。例如“honeymoon”(蜜月)一词出自德国古代条顿民族的“抢婚”习俗。丈夫为了防止抢来的妻子被对方夺回去,就在新婚期间带着妻子隐居在外地,每日三餐都喝蜂蜜制作的饮料,一连30天,故称“蜜月”,现在用来比喻初次或婚后的“甜蜜时光”。

2、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简单地罗列三种主要方式作为参考。

(1)课前的背景介绍。

在讲解每一篇文章之前,我们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该课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有关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向学生进行补充介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

(2)中西文化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母语和外语的文化差异,渐渐地就形成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最终提高英语的水平。

(3)运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幻灯片、电影、录像等多媒体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一些外国风土人情、社会风俗的等,让异国情调生动轻松地融入学生的思维当中,从而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限于水平有限,笔者搁笔于此,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3]金钏.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4]刘华.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目的语的文化因素导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

[5]姜涛.以文化为中心实施高级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3).

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1.不断开放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当代物理科学的进展,实验测量设备及技术有了明显的改进,因此,在大学物理课堂中,需持续地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测量设备、完善测量手段和方略,为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稳固的硬件基础。为能让实验教学跟得上当代物理科学发展的潮流,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变换为自选或自学内容,并加大探究性实验的比重。与此同时,不少实验可借由电子计算机变革陈旧的实验方式,并时刻增强实验测量的速度及精确度。把这一系列实验教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整体框架告知学生,使其经由实际的操作、测量及观察深切地领悟到当代物理科学的魅力,并激发学生们对物理实验奥秘的探究欲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实验内容的改进需与经典相结合,例如,牛顿环、杨氏模量等实验均能运用ccd成像系统替代目前的观察系统,然而,经典的光杠杆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2.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提出、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问题的发现至关重要,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在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并用,不断地在实验中尝试、验证,通过教师适度地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地变换实验条件,并严密地查看实验现象,最终提出问题。除此以外,学生们还能从实验指导书中提炼信息,进而发现问题。需强调的`是,学生操作实验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难免与预期结果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仔细检查学生每一环节的操作步骤有无失当,使其在锲而不舍的探究中培养提出问题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结合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是实验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验现象的科学、合理分析是开启物理科学殿堂的金钥匙。分析问题旨在用理论指导实验,通常,分析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办法: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和引领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分析的过程中,全体学生会提出多种答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悉心听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的思考过程,并留意其出发点,肯定和鼓励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及探究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们便能形成在物理理论的指导下独立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在分析探讨rlc串联谐振实验中,对于电路品质因数q,存在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偏差,在电磁学理论的引导下,分析lc的损耗总电阻对电路品质因数测定数值的影响,并将其高频及低频时的影响状况分别开展定量分析,依照定量分析的最终结果,正式决定影响能否修复或忽略。

4.巧妙运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教材结构,注重对实验的探究。

现如今,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特征被广大物理课堂所应用,变革课堂体系,以经典实验为基础,创建多层次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实验教学变革的大势所趋。为此,教师需不失时机地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不断地优化教材结构,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降低实验理解的难度,将实验步骤分解,努力破除过往物理教学中“力-热-光-电-声”的纵式组织结构,在确保广大学生掌握实验技巧的前提下,果断地忽略掉教材中内容陈旧的实验,抓住实验教学的关键点,将实验与物理教学内容加以有效衔接,逐步地增设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具体做法:首先,要结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规范要求,精选传统实验,保留对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有帮助的经典实验,忽略掉一些价值较低的实验;其次,逐步增设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及难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探究能力,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自行设计,使其充分体会到实验成败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激发实验训练的热情,提高综合素养;最后,不但要削减实验成本,还需强化多媒体辅助设计、采集数据及操作管理等知识的有效渗透及实践。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但是在高中时期,教师在指导物理实验时,出现主动点拨频率较高的状况。为此,教师在指导实验时,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从预习、调试及操作等每个步骤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可借由多媒体动态影像,还原实验正确的操作经过,使学生们第一时间得知自身实验设计及操作中的问题与失误,进而及时加以纠正。

二、结语。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不断地为学生创造独立发现和分析问题、自由操作实验的机会,引领学生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中提高创新能力,拓宽物理思维。

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论文

白扩招以来,高校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学生生源分布广、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感到越来越困难.因此,因材施教,进行分级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事物,分级教学还有待完善.本文对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汤欣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北京,1000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26)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电影赏析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其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关系方面的研究不算多,本文用英美经典电影系列的案例分析,寻求经典英美电影片段赏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人文价值方面的突破。

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学术界涉及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英语课程中电影赏析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听力口语教学、任务和输出型驱动教学、纯语言知识、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体现功用;翻译学视阈中研究英美经典电影的片名、字幕和文本解读;跨文化视野下英美经典电影的个案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关系研究。

吴赟《多维立体化的翻译教学研究——以美国电影为语境》发表于年1月《外语电化教学》;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等。

本文从学科特点、教学难题、可行性三个方面思考英美经典影片赏析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一、学科特点。

1.语言水平与教语言水平。

除了研究语言专业知识外,教师应该注重教语言水平的提高,通过广泛涉猎各学科书籍提升人文素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路径。

2.道与术。

大学英语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的功用,要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道术并重,将人文素养和英语语言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3.工具性与通识性。

大学英语教学赢得学生,靠的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和充沛的情感,既要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也令其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4.语和文。

重“文”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近年来强调“语”的教学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在慕课平台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翻转课程日益成为主流的情况下,重点训练“语”的听说课程及其教学改革必须跟上。

5.英语和母语。

英语和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难题。

1.技术限制。

语音室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全覆盖,普通教室操作听说课受限制影响效果。

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学受限于语言室资源的问题。

非商业目的使用欧美经典影片资源以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反复利用资源提高语言水平,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课堂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建构。

2.听说课程。

外教人手不足,外教教学难以实现全覆盖。

慕课平台框架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汁原味的英美经典影片作为网络教学和网络资源可以反复使用,操作便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成为情感沟通和语言交流的平台。

将“语言输入”为主的课程扭转为“语言输出”为主的课程。

三、英美经典影片赏析实现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结合视觉文化风靡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论证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与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以跨文化思维方式赏析英美经典电影片段为切入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蕴涵的人文价值和思想突破,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提供实施路径。

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的主题和案例系列及人文价值,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教学改革提供内容。

重点思考英美经典电影片段赏析蕴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系列和主题加以总结,思考其对大学英语通识教育(ele)的意义,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内容。

表达对神经、精神世界未知和混沌的恐惧如《盗梦空间》、《少数派报告》;对宇宙奥义的追问如《漫游天空》、与外星生命的合作和对抗如《星际迷航》、《星球大战》。

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间、生死等终极问题。

又如思考人工智能与智人命运的纠缠,近几年诞生出《机械姬》、《机器纪元》等影片,对智人的未来作出预测和反思。

《超体》和《星际穿越》等影片,勾勒出科学和思想的边界。

代表美国魂和精神内核的电影,谈殉道者的孤独和伟大: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如《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孤胆英雄的非凡勇气如超人系列《超人》、《蝙蝠侠》等,西部牛仔的浩然正气如《正午》,政要和名流的底线和良知如《杀死一只知更鸟》、《洛城机密》等。

该专题旨在启发学生用理性思维看待人性的弱点并思考宗教和文学对现世的超越。

另外还可以探讨如英美名著及电影,闪耀着人类普世价值的永恒之光,英美女性文学及电影涉及的爱情和独立问题,英美史诗电影的崇高和美,黑帮片看社会的显规则和潜规则等。

大学声乐教学论文

谈到民族声乐的起源,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时期,一些文献中有记载民族声乐的相关信息,由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民族声乐表现形式没有保留下来,我们只能从文字记载中了解,这就造成我们对远古时期的民族声乐的了解少之又少。迄今为止,我们了解的最古老的声乐表演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表演唱”。隋唐之前,中国的民族声乐只存在于宫廷之中。宋代之后,在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出现了“瓦市”“勾栏”等娱乐活动,以及其后的各种“戏楼”“茶馆”的兴盛,是中国戏曲真正的摇篮。

二、传统戏曲和民族声乐的联系。

(一)传统戏曲的特点与民族声乐的含义。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独特之处,第一,戏曲的表演形式是以一定的标准将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融合在一起,在体现共性的过程中展现个性;第二,传统戏曲是通过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来表现现实生活,这些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第三,中国传统戏曲主要是通过“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来表现现实生活,例如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羽等。

民族声乐则是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不同特征,给人们展现出了多样化的音乐演唱形式。民族声乐与戏曲、民歌、说唱的表演不同,它是继承并发扬这些传统演唱艺术,同时,也不断吸收、借鉴西欧美声唱法的优点和歌唱理论,从而形成的具有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二)传统戏曲元素与民族声乐的联系。

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戏曲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融合了民族乐曲,而且还融合了宗教音乐、宫调等艺术表演形式,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久盛不衰,保持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越来越喜爱,民族声乐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完善和扩展。从而拥有自己的演唱和表演风格。

传统戏曲和民族声乐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戏曲和民族声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一样的文化特色,民族声乐吸收了传统戏曲的优秀成分,用来丰富声乐的表现形式,例如,传统戏曲中的板式变换、丰富的演唱技法等,不仅使民族声乐得到发展,同时也使传统戏曲本身得到了更好发展。

三、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

(一)传统戏曲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现代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同时还借鉴西方的声乐美学和声乐演唱技巧。在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为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传统戏曲元素体现在民族声乐中。

对戏曲演唱者来说,一般要求比较严格,通常演唱需要秉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表演手法,戏曲大多来自民间,其中有很多表演形式,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这些都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演唱者引用诗词歌赋,通过说唱等形式表现出来。民族声乐借助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通过声调在字与字之间的改变及抑扬顿挫的表达,将歌曲蕴含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声调和气息在传统戏曲和民族声乐中也十分重要,好的声调和适合的气息,可以很好地将演唱效果表现出来。演唱中国传统戏曲时,演唱者的呼吸方式主要是丹田运气,可以运用丹田的呼气方式来调整演唱气息,再加上演唱者自身的情感和独特的表演技巧,可以大大提高演唱效果,从而带动观众、感染观众。

传统戏曲表演中融合了大量的肢体语言、声音等动作,完美体现了韵律美与声音美,民族声乐不断从传统戏曲中吸取经验和演唱技巧,从而发展完善自己、壮大自己。

参考文献。

[1]冯晓玲.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7,(13):75.

[3]闫晓宇.民族声乐作品中的传统戏曲元素略谈[j].音乐论坛,2015,(16):39.

[4]肖娜.中华民族声乐作品中戏曲元素的融合[j].音乐论坛,2015,(16):38.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语文教学论文

: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xx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xx.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xx.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5.07.

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论文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占到总数的13.77%。

从总体上看,文、理、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

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

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

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每次课1.5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如果课程分布分散,要上5天课程。

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教授不同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

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占到了总数的3.39%。

1.4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

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课程设置按部就班,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

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于2015年5月18日,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并且不能重复选择,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例如cad制图,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

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

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

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

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

于是,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

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但是,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

人才是大学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

由此可见,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

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作者:郑志磊单位:山东大学体育教学部。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生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优化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让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融入识字教学,以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创造出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使汉字信息从多种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就能够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多媒体的识字课件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把汉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深深吸引住孩子,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例如在教学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接着圆圆的红太阳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在兴奋的同时也在脑海中完成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多媒体手段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创设乐学情境的同时,优化了识字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识字难点。

多媒体课件还能将复杂的合体字都分成部件,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例如“辩”字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结构比较复杂,多媒体课件将“辩”字进行部件的分割。三个部件分别以不同颜色出示,再整合为一个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将重点笔画和部件用红色或闪烁等方法标识。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突出了汉字部件及其部位,学生很快学会了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规范汉字书写。

在识字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能将汉字的部件和笔画不断移动变化,把学生在写字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展示,有利于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颜色、动画效果强调书写顺序,能够对汉字的笔顺规则印象深刻。例如:教学“肺”字。如果采取黑板板书教学“肺”的笔顺,教师会花很多时间在黑板上把“肺”的笔顺一步一步地分步骤分开板书,学生认得也费劲。多媒体课件的逐笔演示和“闪烁”功能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视线,使他们很快发现这个字的第八笔是“竖“,这比枯燥的教师讲解有趣的多。

让多媒体技术融入识字教学,有利于把识字和听、看、写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通联:443600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新版《运动训练学》,在理论上将项群特征纳入教材。新教材对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层次归纳。结合当今高水平教学训练的特点,本文总结性的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几点共性,指出当前我们在教学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刻体验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从源头学起,将理论研究融入到教学训练是本文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项群特征;共性;科学教学;理论研究。

前言。

众所周知,《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竞技体育的日新月异,我们在学习和掌握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时,往往忽视了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田径教学的内容单一。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效果仍不明显;加上缺乏现代科技的支持,理论又与运动训练实践不能紧密结合,造成运动成绩停滞不前。久而久之,运动员缺乏自信心,教练员诚信度下降。怎样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我更加深刻的认为:科学训练的根基来源于《运动训练学》。让我们重新解读《运动训练学》,掌握并理解其内涵,同时感受着当今高水平运动教学训练所带来的最新理念,这将是一次质的飞跃!

1《运动训练学》中田径项群的基本特征。

1.1体能主导快速力量性项群包括跳跃、投掷。

快速力量水平构成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机能表现出磷酸原系统供能;神经过程灵活性高、强度大、兴奋过程占优势;观感机能也要求较为发达。素质要求速度、力量和专项爆发更加突出;良好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对于跳跃的完成技术也很重要。

1.2体能主导速度性项群包括短跑、跨栏跑。

运动员生理机能方面,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较高,具有神经冲动的传导快,强度大;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较强,具有较强的抗缺氧能力,机体无氧代谢水平较高。素质表现为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柔韧性、灵活性和一般耐力也很重要。

1.3体能主导耐力性项群包括竞走、中长跑。

要求机体进行适应性改造,改善机体能源物质的存储状况、提高机体代谢功能、提高运动器官的运动功能,提高心理耐受度。

2科学训练注重神经的剌激传导过程。

通过项群的基本特征,我们发现,除耐力性项群未对神经传导有要求外,其它项群都对神经过程的表现提出要求。

高效率全面训练(又叫多因素训练法),是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指导在取得雅典奥运会冠军后总结性的提出了又一个新的方法。是从神经肌肉协调用力来考虑和安排的,即在一个练习手段里面,包含多种训练因素。他将我们现在采用的单因素训练方法――力量就是力量、速度就是速度的训练加以改变,其剌激都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或某一个部位上,这样的训练会造成神经系统的过度疲劳,运动员也会因剌激过于单一而产生厌烦。在一个训练中融合多种训练因素,即一个集合群的训练。在这个集合群中又有几个因素,使其相互弥补,就会多一些神经系统的剌激,出现多个兴奋点,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单一的兴奋点去重新组合转化,这样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也消除了大脑皮层单一和局部的疲劳。综合这些,紧密围绕着专项特征进行训练,在设计教学训练的方案上更加注重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实施。因此,注重神经的剌激传导过程,也恰恰是围绕着《运动训练学》的观点来实施的。

3“三重一大”的原则和高效率全面训练的结合。

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是发展竞技体育的一贯立场,也是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准则,没有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科学的大运动量训练,就无法战胜自我,挑战极限。因此,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深刻体会力量是基础、速度是灵魂。大运动量训练不光提高技能和体能,还能磨练人的意志品质。当今的田径训练不是主要将训练都放在跑道上完成的,更多的是靠平时的专门训练积累起来的。它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练习方法、练习手段上。与此同时,力量训练不光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解决肌肉发力问题。因此,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也发展了速度素质。当运动员具备了这些能力后,可以跑得更快、跳的更高、投的更远。这些,也就是高效率全面训练的因素所在。

4.1技术训练注重稳固性的提高。

运动技术形成主要是通过合理、经济的一个过程最终来评价其结果,就是我们讲的实效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如何运用运动生物力学、骨筋、肌肉及人体基本活动的规律。例如,跳跃项目中起跳技术的结构必须是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则以人体解剖结构为基础。起跳时又有多个特定环节相互支撑,形成“技术链”。在“技术链”中力的支点、大小和方向构成了技术训练的一个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身体姿势、关节角度和肢体的位移,起跳时,运动员脚触地时与跑道表面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被运动员身体的运动方向改变,另有很大一部分由于骨路肌肉系统的坚固性不足而被吸收。这些现象不光出现在跳跃类项目中,也在速度类和投掷类项目中经常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通过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增加力量与专项的结合,突出细节方面的训练,重视身体的坚固性、平衡性和稳定性也是提高技术的一个重要条件。

4.2专项技术强调规范性。

在田径跳跃项目中,起跳技术的力学原理分析,将速度和腾起角作为基本技术的一项首要任务。首先强化技术模仿和动作规范,同时,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使运动员在训练时更能体会技术训练的目的性、任务性及技术动作的延续性。

表1跳跃项目中优秀运动员跳远技术比较。

姓名最后速度m/秒腾起角起跳支撑时(秒)成绩(米)。

刘易斯11.0618.3°0.128.91。

鲍威尔1123.1°0.128.95。

表2跳跃项目中优秀运动员背越式跳高技术比较。

姓名最后速度m/秒起跳支撑时(秒)成绩(米)。

葛萍(女)7.700.171.92。

科斯塔迪诺娃(女)8.510.142.09。

通过表1、2技术比较分析,跳跃项目起跳技术的合理性决定了成绩。随着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根据优秀运动员完成技术的参数分析得出来的模式,技术规范也只是一种理想的动作模式,它带有相对性,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形态,动作技术的特点不一样,它的参数都有不同之处。尽管这样,起跳技术中,规范的技术细节必须掌握。起跳技术教学训练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标准,沿着技术规范的方向进行。只有在强化技术的规范时,才能充分培养技术风格。

4.3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和全面提高身体机能能力,是达到较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身体素质在某一因素或某一方面的水平偏低,都会限制竞技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发挥。这一现象在系统论中被称作“木桶”现象。即木桶中的容量总是受到其中最短一块木板的长度的限制。因此,某一素质的发展滞后,不仅影响运动员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且还制约运动员专项技术的完善和改进。运动员在提高机能、神经过程、观感机能的同时,大幅度提高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和灵敏等,将全面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各技术环节相对应,也是为专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创造稳定性条件。

5结语。

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个教学训练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体会出现代田径竞技魅力。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2]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3]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田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

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

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

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

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

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

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

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

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

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

直到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

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

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哈佛学生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

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

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

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

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

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

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40.

[2]…张会杰,张树永.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03).

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论文

(一)两分法。

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于9月开始采用分级教学。最初采用的是两级分法,即高级班(40%)和普通班(60%)两个级别。高级班和普通班分好之后,四学期学员原则上不再流动。后来有些问题逐渐凸显,我们发现该模式的分级标准略显简单:教学目标等级区分不明显,无明确要求、规定或对照参考标准;普通班学习好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升到高级班,高级班程度较差的学生也不会降到普通班,这样下来很多学生就产生了懈怠情绪,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三分法。

9月我校开始采用了三分法模式,即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由高到低分成三个级别教学且三个级别的学生可以流动进行升降级,这三个级别分别是高级班(30%)、普通班(60%)和基础提高班(10%)。学生人数的比例是两头小、中间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增加了基础提高班: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军事院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英语水平差别巨大。有一小部分战士学员以及少数的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学员,他们英语基础非常差,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水平。针对这部分学员,我们划出了基础提高班,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四分法。

“因材施教”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培优、培养精英人才。对于一小部分英语能力特别突出或有志于在英语上持续发展的学生,应该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培养。而我校之前的分级模式对英语特长生和尖子生的`特殊培养还不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因此3月在12级试点实践了“四分法”,即在以前“三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精英班”,所占比例为5%。“四分法”具体实施如下:我校的本科学员在入学时即进行统一、科学、正规的英语综合能力测试(包括笔试和口试),测试借鉴cet、pets、托福、雅思、托业等国内外权威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划分,以学员入校时实际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水平作为教学分级的主要依据。层级的划分借鉴《欧洲标准》中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三等、共六个级别的界定(参考:《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5])。打乱学员队的界限,以学员的入学笔试成绩(占70%)和英语高考成绩(占30%)作为分级的参考指标。选取成绩排名在年级后10%的学员编入a级班(基础班);选取成绩排名在年级前40%的学员进行一对一口语测试,根据学员的口语水平,选取排名在年级前30%的学员,再参考其高考理科成绩,最终选取排名在年级前5%的学员编入c级班(精英班);余下排名在年级前25%的学员编入b2级班(高级班);最后将其余学员编入b1级班(普通班)(占总人数的60%)。在编班的过程中,为便于实施分级小班个性化教学,应考虑学员的个人兴趣以及专业,各班人数应限定在40人以下,其中c班15人左右。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四级”分级教学模式适合我校校情,更为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在各个层级的分班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进一步优化了综合教学效益,尤其是那些程度较好的学员,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培养综合英语能力和学习军事英语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分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一是,科学合理地设计笔试和口试内容,深入研究笔试试卷的形式、题型、分值和内容,可以让四个层级的学员统一一张试卷,采用复合试卷的形式(共性的水平测试题+个性的本册所学课内知识),使四个层次级别的同学在统一一张试卷的基础上,以共性的客观水平测试题为区分度,提高成绩区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口试采取全年级统一测试,使用相同的题目和标准。二是,固化试卷成果,建立难度恒定的试题库,以便跟踪对比各个学期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并形成一套适合本校的大学英语测试体系。三是,分析研究当前分级教学的特点规律,合理分配学员平时考核成绩、期末笔试、口试成绩在整个考核体系的权重,每学期期末考试后严格执行升降级滚动制度,根据学员英语水平的变化对其进行相应的层级调整。四是,在划分层级前要对学员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使其理解动态管理模式,适应竞争,促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升降级后教员要对学员的心理变化和适应情况进行跟踪辅导,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五、结语分级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只有进一步优化它,才能使其更为科学合理,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信大”大学英语一直走在教学改革前沿,在分级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着重介绍了我校“四分法”分级教学模式,希望这种细化分级模式能对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关推荐

二年级格式讲解(实用15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合理的段落划分,使得文章逻辑流畅,条理清晰。如果你想了解优秀作文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今天,我们放假了,真好!妈妈带

三年级充实的一天范文(18篇)

优秀作文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引发共鸣和思考。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欣赏,相信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盼望已久的读书节到了,同学们欢呼雀跃。大

公证执业心得(实用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激发内在的动力和热情,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你一些新的触动和思考。执业技能是我们在职业生涯

组织团建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避免同样的错误。以下是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历和思考对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启示。

综治协管员工作总结(优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看看自己的总结是否齐备。xxxx年,我局在县委、政府、

四个自信的收获与体会(通用19篇)

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推荐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心得体会范文,相互学习和交流心得体会的写作技巧。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

购车售后协议书(实用16篇)

作为一种法律约束力强的文件,合同协议对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至关重要。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合同协议的典型范例。甲方(售车方):乙方(购车方):甲

写父爱的题目(优质21篇)

优秀作文可以给人带来启迪和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摘录,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令人钦佩的文字之美。匆匆的岁月,似水的.流年。时光将你刻画

轧钢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积累,通过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得体会范文合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作为一个轧钢生

工业机器人申请书(热门17篇)

当我们需要争取一个机会或者表达一个想法时,申请书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掌握一些成功的申请书写作技巧,能够为自己的申请增色不少。工作范围主要是业现场进行设备维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