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勋章获得者事迹(汇总24篇)
范本的选取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选择与自己写作方向相符的作品进行参考。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范文范本的华丽表达和精妙技巧,感受写作的魅力与力量。
八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绍
钱七虎,男,汉族,江苏昆山人,1937年10月出生,1954年8月入伍,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是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上世纪60年代,他以优异成绩从国外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怀揣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回国投身现代防护工程建设事业。50多年来,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创建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退休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捐款650万元支持武汉抗击新冠疫情。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
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事迹
1964年10月13日,聂海胜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县杨垱镇西北边缘一个偏僻贫穷的小村庄。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刚刚经历了挨饿的饥荒。聂海胜出生时,父母已经生了5个女儿。因为家里贫困,母亲身体虚弱,奶水不够,姐姐们抱着他,隔三差五地央求有奶水的嫂嫂和婶婶,才把他养活。
和许多男孩子一样,聂海胜从小就向往军营。他爱看打仗的电影,喜欢听部队的军歌。
有一次,正在放牛的聂海胜看到天上一架战斗机飞过,他激动地追着飞机的轰鸣声跑了好久,从那一刻起,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长大当兵,当飞行员!
为了这个梦想,他更加刻苦地学习,1980年6月的一天,正在上初中的聂海胜突然接到母亲捎来的口信,说他父亲胃疼得厉害,聂海胜急得要命,撒腿就往家里跑。
父亲的去世,让本来就很艰难的家境雪上加霜!从此以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她没日没夜地操劳,养猪、喂鸡、种地……聂海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决定偷偷辍学。
初三那年,他背回书包,向妈妈撒谎说学校放假,扛起工具就去田间干起了农活。母亲得知真相后又是心急又是心疼,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反复劝说,聂海胜才终于回到学校。
重返课堂的聂海胜在学习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终于从数百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从镇中学考入县一中的学生。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学校为聂海胜申请了救济金。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高中每年假期,聂海胜就去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能挣十几元钱。
高中离家远,坐车回家要八毛钱,第一次放假回家,聂海胜站在售票口却又舍不得买票,于是他决定走路回家。刚走出去一段,又怕把妈妈做的布鞋磨坏,就脱了鞋赤脚赶路,30多公里路程,一直到天黑他才折腾到家。
聂海胜的高中同学说,虽然跟他睡在一个通铺上,但大家都不知道他早晨什么时候起的床,晚上什么时候睡的觉。有时就寝铃响后,看到他钻了被窝,但熄灯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悄悄起床躲在路灯下学习去了。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____________革命军人标兵。在18年12月里,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此外,他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他是于2015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的。2018年他才27岁,当年才刚结婚。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他们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正当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发生爆炸后,杜富国当场昏迷休克、伤情十分严重。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他已获得的荣誉包括: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在18年12月里,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此外,他还入选了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他是于2015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的。2018年他才27岁,当年才刚结婚。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他们扫雷大队四队在云南某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作业组长杜富国带战士艾岩在一个爆炸物密集的阵地雷场搜排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且下面可能埋着一个雷窝。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正当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的浮土时,突然弹体发生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飞来的弹片伴随着强烈的冲击波,把杜富国的防护服炸成了棉花状,也把他炸成了一个血人,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正是由于杜富国这舍生忘死的刹那一挡,两三米之外的艾岩仅受了皮外伤。
发生爆炸后,杜富国当场昏迷休克、伤情十分严重。经过军地双方医护人员近3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杜富国术后伤情才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他却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组战友则在他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起初,好多人都担心,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会一蹶不振。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
负伤后刚苏醒的那些天,杜富国总是对医护人员说:“我得加强锻炼,让自己好得快一点,这样就能早点回去扫雷了。”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让人扶他下床走路;一个半月,他就在病床上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
当得知眼球也将被摘除,不能再上雷场时,杜富国依然牵挂着扫雷。他说:“如果可以,我想学学播音,把扫雷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了解和支持扫雷工作。”
远在西藏当兵的弟弟来了,杜富国安慰弟弟“我没事”,鼓励弟弟“在部队好好干”。
曾在雷场并肩战斗的战友来了,杜富国嘱咐战友“注意安全,等待你们凯旋。”
时隔两年,一个前来采访的记者,得知杜富国自己穿衣、洗漱、叠被子、开门、跑步、用盲杖走路、用机械手吃饭,学习播音甚至还坚持练字……这名记者动情地说,“他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却升起太阳。每一个走近他,想要安慰他的人,反而从他身上获得感动和力量。”
3年来,杜富国多次去学校、进军营,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话初心、谈感悟,激励了许多人。2020年,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一名护士,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她两次请战,从贵州随队出征武汉。曾现场聆听杜富国事迹报告的贵州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大二学生丁恒报名参军,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每日在杜富国战斗过的地方巡逻执勤。
在昔日杜富国负伤的那片土地上,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山茶树正茁壮成长。一如今天的英雄,心有阳光、不负时光。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放眼华夏大地,杜富国等英雄正是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最闪亮的坐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呼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历史的硝烟散去多久,但对英雄无悔,铁血忠魂的记忆和呼唤始终都在。
雪落无痕,花开无声,而英雄从平凡真实中走来,又到平凡真实中去,一切都是有迹可循:杜富国从红色土地中成长起来,从红色故事中传承基因,从红色历史中坚定信念,而这一点与强军思想和“四有”军人要求,一脉相承。
可以说,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不单单是他个人的英雄事迹,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热血本色的生动诠释,而“让我来”将成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共同心声。
离开熟悉的岗位,告别亲人朋友,来到艰苦偏远的边疆,扫雷官兵面对的不止是雷场生死考验,“杜富国们”付出的也不止是汗水与鲜血。
记者到扫雷三队采访,下士李洋面对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请记者不要拍他:“我没告诉父母我在扫雷,我妈如果在电视里看到我,会哭的。”记者一问,原来扫雷大队官兵有个默契:跟家人打电话从不说自己在扫雷。即使家人知道了自己在扫雷队,也只说自己“在二线搞保障”。
杜富国和他们一样,一开始都选择了“隐瞒”。战友张中君告诉记者,直到第三次扫雷任务结束后,家人才知道自己在扫雷。
在扫雷大队,已婚官兵全部两地分居,40多名官兵面临亲人重病、子女年幼等困难。他们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忘我奋战在雷场,用生命在战斗,只因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杜富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让我来!”。
告别扫雷大队驻地,众战士的一句话,久久在耳畔回荡:“就算不能回战场,也还要去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为了响应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的学习的要求.近日,支部组织了我们党员学习了杜富国的光荣事迹。杜富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折射出新时代军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昭示了新时代奋斗者矢志如一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的英雄代表,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榜样。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杜富国”就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诠释什么叫“舍生取义”,他在关键时刻对战友轻轻说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离我远点”!随后,爆炸冲击波和大部分弹片冲向了他,他失却了仰望星空的双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双手。他用自己的身体扫除了黑暗,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给我们留下了光明。杜富国的选择,令人感概,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杜富国的意志是钢的、是坚强的,他把热血洒在了那一片平静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献给那一生执著的信仰!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的初心和立志当高远的先进做法,他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作风。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我们要学习他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像他们那样,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守纪,恪己奉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事迹宣传材料
高中毕业那年,上海中学团委书记找到钱七虎问:“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哈军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卫国,不管犯我中华者是哪里来的“啪啪船”。在这里,他与防护工程专业结缘,走上国防事业生涯,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事——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中国某个核武器爆炸试验成功。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便迅速进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们在做实验,观察和解决飞机洞库门在核爆冲击下的质量问题。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力量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那时,30多岁的钱七虎受命设计空军飞机洞库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防护门严重变形,打不开了。飞机飞不出去,怎么展开反击?”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从优化计算精度入手开始攻关,他认为防护工事必须向现代计算理论和计算设备的水平迈进。
那时,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科学家还没有接触过。钱七虎毫不犹豫,马上学习。历经艰难,他利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计算,解决了控制大型防护门变形计算的设计计算难题。
像这样的技术攻关,钱七虎经历过无数次,他一路披荆斩棘,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引领着防护工程事业向前迈进。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个人事迹
钱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苏,中国著名的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总参科技委常委;现任军委科技委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首次应用动力有限元法对防护门进行应力分析。在国内提出将运筹学应用于防护工程的破坏概率确定、抗力论证及方案比较,开创了我国国防与人防工程的软科学研究。建立了我国的三自由度土中结构相互作用计算理论及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主持实施了世界最大药量的多层多列条形装药峒室大爆破工程——珠海炮台山大爆破。主持了“21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战略及对策”的国家咨询课题研究。
钱七虎一直致力于防护工程及军事系统工程、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防护工程的研究中,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
以他为主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全军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和我国确定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的若干模型,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
钱七虎院士在完成我国一系列防护工程科技攻关中,成功地研制出柔性帆布工事大挠度大变形的抗爆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钢和钢筋混凝土防护门有限元理论分析。
他带领的课题组设计了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防护门,主持了世界最大当量的珠海炮台山大爆破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工程实践。
在防护工程及有关领域里,有7项成果获国家或军队科技进步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l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钱七虎把防护工程作为自己的毕生研究方向,他虚心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做法,但并不满足于做“搬运工”,而是将国外的理论和我国的地质条件紧密联系,进行研究。
经过长期研究,钱七虎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城市核毁伤分析”理论模型和方法,合理确定了新的工程抗力指标体系。由他主持制定的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获得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六十多个大中型城市的毁伤分析中广泛应用,在确保城市总体防护效能不降低的情况下,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经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开始研制钻地核弹。这些钻地武器可穿透十多米的土层,并在地下引发热核反应,瞬间产生深达数十米的核爆坑。钱七虎敏锐地意识到,这将对我国防护工程构成极大威胁。为此,他带领团队开展了抗深钻地武器防护工程的系统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钱七虎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完成了若干个绝密的地下工程,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装上了“金钟罩”。
有一次,一位中央领导在视察工作时,询问钱七虎:“我们的地下防御工程能不能抗住世界上最先进的钻地弹攻击?”钱七虎自信地回答:“我们的防护工程不仅能防当代的,还能防未来可能的战略武器打击,什么钻地弹来了都不怕!”这个回答的背后,是一位防护工程专家数十年如一日钻研努力后的坦然,也体现了一个大国工匠对于自己事业的自信。钱七虎的这番表态让中央领导吃下定心丸。
钱七虎不仅仅是防护工程的专家。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科学家,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南京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规划,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都倾注有钱七虎的心血。
1992年年初,国务院批准珠海机场扩建。然而,雄踞三灶岛南端的炮台山成为横亘在机场扩建工地上的一道屏障。经反复研究,当地政府决定炸掉炮台山,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案。
这是一个没人敢啃的难题。爆破的难度实在太大,全世界也很少见,而且要求一次性爆破成功。更要命的是,附近六百米的地方有两个村庄,爆破必须保证村庄的房子不能垮。
钱七虎当时担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七下珠海,现场勘查,反复试验,连续奋战。直到爆破的前一夜,他还在忙着计算各个细节,几乎整夜未睡。
爆破实施的那天,国内外媒体云集珠海。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一万两千吨炸药和数万支雷管在程控起爆器的精确控制下逐一起爆。炮台山在阵阵轰鸣声中,刹那间被切成三段,片片山体飞向天空、抛入大海,蔚为壮观。而不远处的两个村庄却纹丝不动,安然无恙。
这次成功爆破,创造了世界爆破史上的新纪录,在相关领域引起轰动,被称为“天下第一爆”。钱七虎因此名声大振。
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但其中有一项格外特别,那就是“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非常之奖,源于非常之功。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长江三桥之间,双线全长七千五百八十米,是世界第二大直径盾构隧道,由我国独立设计和施工。
2002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召见了钱七虎等科学家,其间,钱七虎提出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两年多后,南京长江隧道纳入南京“五桥一隧”总体规划,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为确保南京长江隧道施工安全,经过反复论证,钱七虎建议修改原定的沉管法方案,采取盾构机开掘隧道。当时的盾构机直径近十五米,相当于五层楼高,采用这样体型巨大的盾构机在长江河床底下开凿隧道,在全世界尚属首次。
2008年8月,正在工作的盾构机突然不动了,钱七虎立即深入了解盾构机停工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不久,隧道工程再次运转,重新启程。
2010年5月,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这项工程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水土压力高等多项世界级难题,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几乎收获了国内建筑行业的所有大奖。作为项目带头人,钱七虎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称号。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为预防和治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钱七虎率先提出开发利用地下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地下快速路、地下物流等创新观点,先后组织编制、主持和评审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由钱七虎主持制定的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获得国家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全国60多个大中型城市广泛应用。现在全国各地地铁都是设防的,这与钱院士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我国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完备的“地下钢铁长城”,对保障国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多年来,钱七虎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不仅主动作为实践强军梦,在军事工程方面功勋卓著,还勇于担当谱写中国梦,在民生工程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创新表率作用,在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规划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倾注大量心血,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应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_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资助我国西部的贫困学生。_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钱七虎又把江苏省配套奖励给他的800万元中的650万元捐给了武汉抗疫一线,其余的150万元分别捐给了母校上海中学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烈士先辈流血牺牲奋斗换来的。他们把生命都献给了党和国家,我还有什么不能贡献呢?”钱七虎说。
年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事迹
刚参加完某项目鉴定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拎着行李箱,又踏上出差的旅程。
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5岁老人的生活。在许多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钱七虎院士还像“空中飞人”一般奔波。一天24小时,他没给自己留太多空闲:白天开会、钻研项目,晚上给学生批改论文……这样的生活,他并不觉得累,而是感觉“活得很充实,很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60多年前钱七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就读时,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观教育课。钱七虎至今记得,当时教员给出的答案:“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建设钢铁长城。”
生于乱世的钱七虎,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在母亲逃难途中出生。亲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跨越,“时代”这个词在钱七虎身上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落后就要挨打”更是钱七虎这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钱七虎从事的是核弹防护工程研究。在他看来,如果研究核武器等毁伤武器是在造“矛”,那么自己所从事的防护工程研究就是在铸“盾”。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钱七虎的科研理念之一。
那一年,钱七虎受命为空军设计飞机洞库防护门。他自己编程,不断革新设计,大胆采用刚刚兴起的某计算法,还创造性提出升降门设计新方案。
凭借献身国防的坚定信念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钱七虎在中国防护工程领域的多个方面完成开创性工作。他建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一系列防护工程领域关键技术难题。
“一个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钱七虎用超过一甲子的岁月来思考和实践,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他说:“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
从边防海岛到荒凉戈壁,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钱七虎始终奔波在工程一线,奋战于专业前沿。
在去年召开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钱七虎以“新时代城市建设与立体城市”为题作报告。他的报告通俗易懂,又发人深思,不时引发热烈掌声。
事实上,早在1996年,钱七虎就首次提出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战略。
“做科研工作,不能仅仅着眼当下看得见的事情,更应该站在国家全局进行前瞻思考。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们的兴趣爱好就要向哪些事情聚焦。”钱七虎说。
“一辈子做了那么多课题,但培养人才是我最大的课题。”聊起未来,钱七虎的眼神中充满对人才的殷殷期盼。
“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是钱七虎的育人理念。
2009年,钱七虎主动放弃自己被提名的机会,推荐年轻学者冯夏庭出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世界岩石力学研究中心在中国,冯夏庭年轻有能力,有梦想。”最终,冯夏庭成为目前为止担任该学会主席的唯一中国专家。
同样受益的,还有“长江学者”王明洋。20多年前,年仅29岁的王明洋在钱七虎的推荐下,被破格提拔为实验室主任。如今,王明洋已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
数十年来,钱七虎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防护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
钱七虎。江苏昆山人,出生于1937年10月,现年85岁,他的童年岁月,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度过的。新中国成立后,依靠人民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
1954年,在他17岁那年,钱七虎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当时中国顶级的军工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且服从安排,进入工程兵系,开始学习十分冷门的防护工程专业。
当时,美苏冷战已经爆发,中国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美国人几乎天天叫嚣,要用原子弹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因此,防护工程专业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确保我们在遭受核打击之后,能够生存下来,并发起反击。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生存下来,才有反击的机会。
从1954年进入哈军工,一直到1965年,从苏联留学归来,钱七虎一直都在构思,为中国建设一条地下钢铁长城,确保中国拥有二次核反击能力。
据资料披露,当年,为了检验自己设计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在遭受核弹冲击波之后的受损情况,当蘑菇云在西北戈壁滩上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其他人在欢呼庆祝的时候,他却已经穿着防护服,冲进核弹爆炸中心,亲自进行实地检测。
他所进行的,就是当时处于顶级保密状态的核弹爆炸防护工程研究。在此之后,他还先后针对炮弹,航空炸弹,钻地弹,原子弹,氢弹等各种爆炸物,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工作。
确保我国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打第一枪的情况下,拥有可靠的二次核反击能力。毫不夸张地说,钱七虎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及在他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就是中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名副其实的地下钢铁长城,使中国战略防御的基石。
为了完成这些保密度极高的秘密工程,钱七虎只留下了一张6个字的纸条,就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隐姓埋名,与家人两地分居。
正因为他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岁月中,不断钻研和创新,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让中外学者都为之赞叹。带领中国的地下防护工程以及岩石力学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可以说,中国能有今天安定的环境,钱七虎功不可没,他被授予八一勋章,完全是实至名归。
他说,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他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
1937年10月,钱七虎出生于母亲逃难途中的小船上。他亲眼目睹过侵略者的残暴,从小就感到,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上海中学毕业时,我国正急需军事人才,于是,成绩优异的钱七虎就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因为要跟黄土铁铲打交道,大家都不太愿意选防护工程专业。作为班上骨干,钱七虎带头服从组织分配,选了防护工程,也选了他一生的事业。
1961年,钱七虎被组织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留苏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没去过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书店或图书馆。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奋。
留学归国后,钱七虎克服各种困难,依然一门心思做学问、搞研究。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从那时起,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成了钱七虎毕生的追求。
钱七虎出生于1937年10月,在母亲逃难途中出生,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在抗日战争的枪炮声中,钱七虎度过了穷苦的童年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完成中学学业,这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报党报国的种子。
1954年,钱七虎迎来人生中第一个重大转折。作为上海中学的毕业生,钱七虎原本被选派到苏联读书。而就在这一年,我国急需军事人才,新成立不久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要在中学招收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读军校?钱七虎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回忆:“我这个乡下的穷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党的培养,唯有献身党的事业,方能报答党的恩情。”
1954年8月,钱七虎高兴地迈进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的大门,成为哈军工组建后招收的第三期学生。2019年,钱七虎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重点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孩子,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谈及捐献的初衷,钱七虎说:“我就是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很多贫困学生,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将会给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我深深感到,是真心爱党让我有了执着前行的激情和动力,是忠心信党让我有了坚定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铁心跟党走让我有了砥砺奋进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钱七虎院士说,“作为一名军队科技工作者,科技强军、为国铸盾,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在我有生之年,我将始终做到无须扬鞭自奋蹄,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继续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为国家铸就钢铁强盾,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对现代防护工作的了解不断深入,钱七虎越发感到自己当初专业选择的重大意义。如果说核弹是对付敌对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就是一面坚固的“盾”。防护工程是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矛”升级了,我们的“盾”也必须与时俱进。
在一次次探索实践中,钱七虎逐步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我军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为我国多项大型工程立下汗马功劳。1975年,钱七虎设计出当时国内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飞机洞库门;1992年,钱七虎主持被誉为“亚洲第一爆”的珠海国际机场项目爆破工程,开辟了中国爆破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在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项目建设上,钱七虎综合考虑洋流、浪涌、沉降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关键性建议方案;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还对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并多次赴现场提出关键性难题的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钱七虎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给城市减肥瘦身。
他常说:“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战南洋。磨剑数载,建万里国防……”这是钱七虎的学生在获知导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进步奖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词。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自从选择了科学防护事业,钱七虎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对我国现代防护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倾注自己的心智。钱七虎说,自己一生从未动摇的目标就是,为祖国铸就一座打不烂、炸不毁的“地下钢铁长城”。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志气,一位科学家的豪气,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
八一勋章获得者事迹心得体会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每次与死神打交道时,都会对战友说的“口头禅”,“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个字却不简单,生动地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不负国家,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用生命坚守初心的英雄本色。
在新长征路上,依然有高山深谷、激流险滩,党员干部将面临不同的“扫雷”危险,唯有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人民,涵养起像杜富国那样在困难、危险面前“你退后,让我来”的大爱情怀,才能在新时代的考卷上书写出“临危岂顾生”的责任与担当。
党员干部要涵养“你退后,让我来”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前方道路平坦,不是因为有好运气,更不是本该如此,而是有人为你搬走了挡路的“石块”,帮你填补了道路的“泥泞坑洼”。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用血肉之躯,为同事保住了一条命,自己却身受重伤,永远失去了臂膀,也永远失去了光明,他呈现出钢一般的意志和保家卫国、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干事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在关键时候顶住压力、经受风险、战胜挑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维护好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员干部要涵养“你退后,让我来”敢想敢干的担当精神。“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杜富国和战友艾岩面临加重手榴弹的危险时,杜富国以组长的身份,命令战友“你退后,让我来”,挡住了飞向战友的弹片,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党员干部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敢谋大事,敢抓落实,敢于突破,走前人未走的路,在未知领域探索,在空白地带作为;要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撸起袖子随时向前一步“让我来”,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担当者、践行者,让担当作为在大地蔚然成风。
党员干部要涵养“你退后,让我来”技艺精湛的工匠精神。杜富国入军以来,苦练本领,他的战友每次与他进入雷区时,都被他娴熟的排雷技艺所折服。三年多来,面对一片片未知的雷场,杜富国俯下身子穿枝拂叶、抽丝剥茧般为边境的群众扫除安全隐患,把红城儿女遵道循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写在边境大地。今天,我们虽然已经处在和平的工作环境下,但干事创业面临的复杂局面,仍需要我们发挥杜富国“排雷”的工匠精神,掌握“排雷”的过硬本领。在疑难险重面前,有化解矛盾问题的方法、有服务群众的能力、有改革探险的路子,当得了“施工队长”,我来就有来干成事的本领,做到“出手”就是高手。
古语云:英雄心事无古今,神物风云各有时。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我们有、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当今的和平岁月中,我们更有杜富国这位征服在死亡地带的“雷神”英雄。不管是前人英雄还是现世雷神,折射的都是当下新时代军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昭示的都是新时代奋斗者矢志如一的价值追求,更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许党报国的殷切信念和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家国大义。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感人事迹
从国家危难的环境中成长而来。“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的家乡江苏昆山陷入战乱。
那一年,母亲在逃难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条小船上,母亲怕我的啼哭引来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泪水。”钱七虎忘不了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时光,“我们小时候常常看见日本的‘啪啪船’去农村抢军粮。”
“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钱七虎解释道,“因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这是留在童年钱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记。
高中毕业那年,上海中学团委书记找到钱七虎问:“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哈军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卫国,不管犯我中华者是哪里来的“啪啪船”。在这里,他与防护工程专业结缘,走上国防事业生涯,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事——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中国某个核武器爆炸试验成功。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便迅速进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们在做实验,观察和解决飞机洞库门在核爆冲击下的质量问题。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力量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那时,30多岁的钱七虎受命设计空军飞机洞库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防护门严重变形,打不开了。飞机飞不出去,怎么展开反击?”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从优化计算精度入手开始攻关,他认为防护工事必须向现代计算理论和计算设备的水平迈进。
那时,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科学家还没有接触过。钱七虎毫不犹豫,马上学习。历经艰难,他利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计算,解决了控制大型防护门变形计算的设计计算难题。
像这样的技术攻关,钱七虎经历过无数次,他一路披荆斩棘,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引领着防护工程事业向前迈进。
从学习到工作,钱七虎热衷于攻坚克难,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哈军工学习的6年里,他没有游览过哈尔滨冰灯、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学习的4年里,他从没有去过需要排长队参观的列宁墓,没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罗斯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钱七虎才去了列宁墓,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为国家科技进步发热发光,是我一生的梦想。”他说,“我是中国的军事工程科学家,我的学习机会是国家给的,我的学习生活是很多中国农民用辛勤劳动供养的。我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
前脚刚获奖,后脚便把奖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捐献给了自己设立于家乡昆山的“瑾晖”基金,重点资助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这个爱心基金设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举不是从2006年开始的。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获奖奖金或者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那个时候,钱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会拿出几万元,用于公益事业。“这是我一贯的行为。”钱七虎说,“平时就捐,捐给国家需要的地方。军队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何梁何利奖’的奖金,还有平时的一些科研项目奖励我都捐出来了。我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瑾晖”基金“瑾”和“晖”二字,分别取自钱七虎的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好,要关心更多的人。”母亲质朴的教诲、贫困时仍然帮助他人的举动,成为钱七虎一生的榜样;妻子袁晖始终支持自己捐助、帮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两地的16年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孩子,为自己全身心投入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创造了温暖的家庭环境。钱七虎早早做了决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送往更远的地方。
这一生他培养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传身教,把“不怕艰难、不怕挫折、不怕干扰”的人生格言留给了学生。“爱这个国家,就要爱人才;爱人才,就要让他们坚持这样的状态。”学生们眼中,钱七虎就像永动机一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从不停歇。他把这种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状态,视为最大的幸福。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事迹宣传材料
从学习到工作,钱七虎热衷于攻坚克难,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哈军工学习的6年里,他没有游览过哈尔滨冰灯、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学习的4年里,他从没有去过需要排长队参观的列宁墓,没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罗斯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钱七虎才去了列宁墓,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为国家科技进步发热发光,是我一生的梦想。”他说,“我是中国的军事工程科学家,我的学习机会是国家给的,我的学习生活是很多中国农民用辛勤劳动供养的。我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
前脚刚获奖,后脚便把奖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捐献给了自己设立于家乡昆山的“瑾晖”基金,重点资助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这个爱心基金设立于2006年,而他慈善之举不是从2006年开始的。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获奖奖金或者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那个时候,钱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会拿出几万元,用于公益事业。“这是我一贯的行为。”钱七虎说,“平时就捐,捐给国家需要的地方。军队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何梁何利奖’的奖金,还有平时的一些科研项目奖励我都捐出来了。我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瑾晖”基金“瑾”和“晖”二字,分别取自钱七虎的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好,要关心更多的人。”母亲质朴的教诲、贫困时仍然帮助他人的举动,成为钱七虎一生的榜样;妻子袁晖始终支持自己捐助、帮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两地的16年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孩子,为自己全身心投入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创造了温暖的家庭环境。钱七虎早早做了决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送往更远的地方。
这一生他培养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传身教,把“不怕艰难、不怕挫折、不怕干扰”的人生格言留给了学生。“爱这个国家,就要爱人才;爱人才,就要让他们坚持这样的状态。”学生们眼中,钱七虎就像永动机一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从不停歇。他把这种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状态,视为最大的幸福。
八一勋章获得者事迹心得体会
20__年10月11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雷场扫雷作业时,杜富国和战友发现了一个危险性极大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小心翼翼操作时,弹体发生爆炸,杜富国失去了双眼和双手。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他的战友才幸免于难。
“你退后让我来”,简短的几个字,坚定而有力,却诠释了众多的意义,刻画了在危险来临之际,一心想着战友的深厚同志之情,彰显了在重大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迎难而上精神,诠释了在面对生死较量时,舍生忘死的奉献情怀。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不停地想。”我开始思索,奉献到底是什么,奉献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个人是这样来诠释奉献的。
爱是奉献的本质。奉献就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所以说有爱是奉献的本质。我们青年人要发扬奉献的精神,就要爱自己的国家,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爱我们的党,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谋幸福。要爱自己的家庭,有家才有国,千千万万的小家庭构成祖国大家庭,青年人应该尊老爱幼,夫妇友爱,打理好自己的家庭,构建和谐美好的新生活。
自强是奉献的根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必定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只有自我强大,才有能力去奉献他人,自强是奉献的根基。青年人,正直风华正茂的年纪,当有自强之心,自强之意,把握好青春韶华,点滴积累,提升自我,努力进取,开拓创新,把自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在自强不息的拼搏进取中,创造辉煌,奉献社会。
付出是奉献的底色。奉献的本质就是付出,所以说付出是奉献的底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宣扬奉献的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我进步的精神支柱。近日,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时,表扬了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代表,表扬了杜富国不畏艰难、不惧生死的奉献精神。甘于付出,敢于奉献,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升华,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青年人,应该继承优良传统,把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你退后让我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奉献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奉献就在你我的身边。
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事迹
1964年9月,聂海胜出生在湖北枣阳市杨垱镇樊庄村。这个镇位于枣阳西北,鄂北岗地,湖北的“旱极”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1949年到1989年的41年间,鄂北地区平均每4年发生1次严重干旱或特大干旱;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间,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2009年到2013年,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五连旱”。直到2020年1月6日,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顺利实现通水,鄂北焦渴缺水的历史才终结。
物资匮乏的年代,“雨停地干、十年九旱”的杨垱,绝大多数人的光景艰苦。
50多岁的刘来玉是聂海胜幼时伙伴。如今衣食无忧的他几乎不吃红薯,原因是之前吃得太多,想起就反胃。
刘来玉回忆,年幼时,主食是红薯面,菜是红薯叶;穿的是哥哥姐姐穿小了打着各种补丁的衣服;冬天拾不到柴(岗地柴少)的他只好冻着。在枣阳市区读高中时,他拿出不5毛钱车费,放假时只好步行四五个小时回家,从傍晚走到深夜。“走得无聊时,就看星星。”
刘来玉说,聂海胜家比他家还穷,吃的、穿的、用的,比他还差。读小学时,聂海胜常穿着他姐姐的花衣裳,同学都笑他。聂海胜兄妹8人,聂父去世得早,家中重担全压在聂母身上。聂海胜为减轻母亲负担,揽下了很多农活:放牛、割麦、割野菜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聂海胜深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有读书。
聂海胜曾在一篇自述文章中写到:“家里兄弟姐妹多,但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我读书,有一次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竟是一只兔子。”
聂海胜的小学、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同学们称他“数学王”。刘来玉介绍,数学满分是100分,但聂海胜常考105分。老师鼓励学生早交卷,最先交卷的学生有5分奖励。聂海胜10次有9次第一个交卷。
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感人事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钱七虎向台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了他的科研感悟。
他说,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他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
1937年10月,钱七虎出生于母亲逃难途中的小船上。他亲眼目睹过侵略者的残暴,从小就感到,没有强大的祖国,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上海中学毕业时,我国正急需军事人才,于是,成绩优异的钱七虎就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因为要跟黄土铁铲打交道,大家都不太愿意选防护工程专业。作为班上骨干,钱七虎带头服从组织分配,选了防护工程,也选了他一生的事业。
1961年,钱七虎被组织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留苏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没去过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书店或图书馆。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奋。
留学归国后,钱七虎克服各种困难,依然一门心思做学问、搞研究。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核威胁环境。从那时起,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成了钱七虎毕生的追求。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初,钱七虎受命进行某飞机洞库防护门设计。为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他赶赴核爆试验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在现场,钱七虎发现,核爆后飞机洞库门没有被炸毁,飞机也没有受损,但防护门却出现严重变形,无法开启。为解决这一问题,他率先引入当时世界上刚兴起的有限元计算理论,加班加点学习计算机语言,编制出电子计算机计算程序,翻译整理出十多万字的外文资料。
为了能在七机部五院、中科院计算机所的大型计算机上计算,钱七虎只能趁人家不上机的午饭时间和晚上使用。长时间饮食不规律,他得了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后来又诱发了痔疮。“但这些困难我都克服了,坚持了下来。”钱七虎说。
后来,他设计出了当时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冲击波的机库大门,还出版了专著《有限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如何做到不怕苦难、不怕挫折、不被干扰?钱七虎认为,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能有坚强的事业心,才能有巨大的动力,才能沉得下心气、耐得住寂寞,不断拼搏进取,始终走在科技前沿。
而且,这份理想,一定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和舒拉、吴运铎、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也一直在激励着钱七虎。“烈士英雄一直活在我心中,是他们的思想言行照亮了我永远前进的道路,让我永葆我革命的青春。”
2018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资助我国西部的贫困学生。“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烈士先辈流血牺牲奋斗换来的。他们把生命都献给了党和国家,我还有什么不能贡献呢?”钱七虎说。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钱七虎又把江苏省配套奖励给他的800万中的650万捐给了武汉抗疫一线,其余的150万分别捐给了母校上海中学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能够贡献我的一点力量,也是在回报社会、回报党的恩情。”
报告的最后,钱七虎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努力践行、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在自己的领域有大的建树和作为,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栋梁之才。
八一勋章获得者观后感
因为有了你们,生命从此变得坚强和美丽;因为有了你们,人们不再担心、害怕,和哭泣,因为有了你们,一切都因为有了你们,生活才变得美丽。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此,请让我祝你们节日快乐!最可爱的人!
18岁,正是美好的青春年华,你们扔掉了一堆时髦的打扮,换来了那身军装,报名来到了绿色军营。
军人是坚强的,他是大山;军人是宽广的,他是大海;军人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他战斗的勇气;军人是奔腾的豹,入党申请书每一步都洋溢他生命的气息;军人是歌,把真爱播撒每一寸土地。从懂事到如今,我依然这样看。只要听说一个人是一名兵或者曾经在部队呆过,我就会肃然起敬!
军营,一个磨练人意志的地方,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因为你们的飒爽英姿,所以军人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练就了你们的勇气和意志!全国人民为国家有这样强有力的军队而自豪!最可爱的人,你们辛苦了!
》的范文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我们、叔叔、军人、八一、节日、一个、来到、你们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八一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於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勋章是党、国家、军队的至高荣誉,主要有“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和“友谊勋章”。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介绍
2018年11月,云南中越边境上的坝子雷场,几十名解放军战士手拉着手高唱着军歌,齐步踏过这片曾经埋有几千颗地雷的死亡地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乡亲们,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安全了,在队列中本来应该有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可是此刻,他再也没有机会拉着战友的手亲眼见证这特殊的时刻。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一个多月以前,此时的杜富国已经在边境扫雷部队中服役三年多,他出入雷场上千次,拆弹2400多枚,从一个年纪轻轻的边疆卫士逐渐成长为扫雷尖兵,这个九零后的战士甚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雷神”,前不久他刚刚结婚,本该好好的享受新婚以后的甜蜜生活,他却毅然告别了妻子,返回了雷区战场。
10月11号,27岁的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再次踏上坝子雷场。杜富国轻轻的向艾岩挥了挥手,示意他远离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在排雷现场最常说的一句话。爆炸的瞬间,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艾岩所在的方向,他挡住了四散的弹片和冲击波,时间被定格在了十四时三十九分。
距离爆炸点不足两米的艾岩在杜富国的保护下,只是脸部受到些擦伤,而身处爆炸中心的杜富国保护衣被冲得粉碎,棉条被烧得滋滋作响,鲜血混杂着爆炸的硝烟浸染了全身。
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保住了生命,然而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的父亲含着泪将儿子的伤情如实地说了出来,他颤抖着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自己的孩子,杜富国平静地微笑着,他让亲人们不要担心他会坚强。而他的妻子王静知道,这个男人习惯了把所有的痛苦一个人咽下去。作为妻子,她要做的就是,在丈夫的身后撑着他,照顾他,从今往后成为他的眼睛。
随着最后一片雷场的交接,曾经的死亡地带正在被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双手开拓成满山的田地。曾经的雷场上,一棵棵树苗正在蓬勃生长,一簇簇老山兰默默吐露着芬芳。这老山兰不就是我们的英雄之花吗?杜富国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我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生活。”虽然他再也无法亲手触摸这片重获新生的红土地,再也无法亲眼领略这和平宁静的风景,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早已装下了这最美丽的画卷。
告别婚房,走向雷场,那是军人的使命;你退后让我来,那是勇者的担当;岁月静好,那是英雄的守护;人民安宁,那是国家的誓言。
2015年6月,上级决定抽组人员赴云南执行扫雷任务。听到这一消息,杜富国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南疆雷患迟滞沿边经济发展长达30多年,有的村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趟雷区,有个村寨87人被炸得只剩78条腿。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杜富国的心里都久久难以平静,恨不得马上把雷魔彻底铲除,还人民安宁,促边境发展。
当杜富国把请战书交给连队后,有的战友劝他:“地雷可不认人,何必去冒这个险?”但他却认为,作为人民子弟兵,人民有危难,国家有需要,理应冲锋在前。不少战友见杜富国如此坚定,也纷纷报名。杜富国将微信名取作“雷神”、qq昵称标为“征服死亡地带”,以此激励自己建功雷场。就这样,杜富国和来自不同单位的400余名战友,踏上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新征程。
“跟死神打交道,没有两把刷子不行”,这是排雷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干工兵,杜富国是半路出家,第一次摸底考核,排雷理论只得32分,技能课目也是一塌糊涂。杜富国告诫自己,想担当就要有硬本领,想干事就要有真本事。为掌握排雷理论,他把知识要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一背;为训练探雷针手感,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将营房前的草皮翻了个遍;为娴熟操作探雷器,将铁钉、弹片等混合埋设,采取斜放、覆盖等方式增加难度,把笨拙的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3个月临战训练结束,杜富国所有科目考核全优,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爆炸物排除方法,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专业通”的成功转变,拿到了走向扫雷战场的“入场券”。
排雷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军事任务之一,排雷兵走的是“阴阳道”,拔的是“虎口牙”,过的是“鬼门关”,每上一次雷场,就是一次生死考验。有一次,杜富国和班长许猛搜排作业时,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威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反坦克地雷,这是他们首次遇到这种情况,手里都捏了一把汗。许班长命令杜富国退后、他来处置。可杜富国知道,人工搜排是生死相依的团体战,谁多排一次就多担一分风险,也能多给战友一分保护,回想一年来每次遇险许班长总是冲在前面,杜富国强烈地意识到,危难关头自己也应该挺身而出。杜富国立即拉下面罩抢先站到地雷前说,“班长,让我来!”他小心翼翼清除浮土、去除伪装层、拆除诡计装置,那一刻杜富国虽然全身被汗水浸透,但特别激动,他为成功排除首枚反坦克地雷而骄傲,为人民群众消除一处雷患、一份平安而自豪。
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排雷兵的真实写照。记得和队友唐世杰排雷作业时,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40火箭全备弹,清除表面浮土后,又连续发现4枚,并且引信裸露在外,处置不当就会引爆“雷窝”,这是排雷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唐世杰主动请缨,杜富国以组长的身份命令他撤到安全区域,自己上前排除了一触即爆的雷患。其实当时杜富国也很发怵,但作为一名党员骨干,危急关头就应该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雷场就是战场,随时面临伤亡。去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在作业时突遇一枚加重手榴弹爆炸身负重伤。从此,他再也不能拥抱亲爱的妈妈,再也不能看见心爱的妻子,再也不能和战友们并肩征战雷场,但他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让杜富国高兴的是,在他负伤一个多月后,56名战友手拉手、唱着歌,趟过当初血染的雷场,将其圆满移交当地政府;让杜富国欣慰的是,扫雷任务部署后,大队官兵人人再次递交请战书,继续战斗在一线,履行着他未完成的使命,杜富国等着他的战友们胜利归来!
杜富国虽然对排雷中的伤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知道自己失去双手双眼后,他也是心乱如麻。有过担心,担心自己还这么年轻,本该尽孝的年纪却因伤残让父母以泪洗面;有过彷徨,彷徨将来面对新的生活时是否能撑得下去;有过无助,无助自己连最简单的吃饭如厕都显得这么艰难。
前段时间,参加过边境作战的5位战斗英雄来到杜富国的身边给他加油打气,双目失明的安忠文英雄教杜富国如何使用盲人手机学习娱乐,双腿截肢的王曙光英雄讲述他如何考研读博、成家立业的收获体会,这些都让杜富国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杜富国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必须勇敢走向新的战场,迎接新的挑战。
洗脸,对正常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可对于杜富国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妻子搀扶着他去洗漱间时,杜富国悄悄记下了下床后的步骤,但当自己尝试时,用残臂开门是最大难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臂弯磨出血痕后也不放弃,坚持训练了4天才拧开门。为了圆播音主持梦,他每天跟着手机软件学普通话,跟着妻子的朗读背记内容,当花一周时间把500多字的排雷故事完整播出后,杜富国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深知: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就必须经受伤残的考验,不断接受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让伤后余生更加出彩。
在炮台山创造世界爆破史上新纪录。
1992年,珠海机场扩建迫在眉睫,却被炮台山拦住去路。炸掉它,是最佳方案。
一筹莫展之际,钱七虎带领团队七赴珠海,反复试验,最终设计出科学可靠的爆破方案。那一年的12月28日,1.2万吨炸药在38秒内分33批精确起爆。
直到今天,被称为“亚洲第一爆”的炮台山爆破,仍保持世界最大爆炸当量的爆破纪录。
科技强军,为国铸盾。钱七虎始终放眼国际前沿,急国家之所需,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提出并实现全国各地地铁建设兼顾人防要求;2000年,他参与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的专著《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2004年,他开创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先后组织编制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有力促进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他参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战略咨询,提出能源地下储备、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盾构机国产化等战略建议,多次赴现场解决关键性难题。
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其中一项格外特别: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称号。
非常之奖,缘于非常之功。21世纪初,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后来,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上马。这个工程是当时已建隧道中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题最多和施工风险最大的,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
而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重担,落在了钱七虎肩上。设计单位提出采用“沉管法”的建设方案。但钱七虎调查发现,三峡等水利工程减少了长江下游泥沙含量,江底冲刷大于淤积,“沉管法”存在较大隐患。由他提议并经反复论证,盾构机开掘成为最终建设方案。
后来,钱七虎又攻克盾构机突发故障停工等一系列重大难题。2010年5月,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运营。当年,这项工程获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
峥嵘岁月矢志强军报国。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血腥的战争逼迫邻近的江苏昆山人民流离失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钱七虎在家人逃难途中出生。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
解放后,依靠政府的助学金,钱七虎完成了中学学业。在强烈的新旧社会对比下,他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报国的种子。
1954年8月,钱七虎迈进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大门,成为哈军工组建后招收的第三期学生。18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一心为党、忠贞报国的壮丽人生。
“当时防护工程专业选的人很少,因为要跟黄土铁铲打交道,但是我始终服从组织分配,让我学什么就学什么。”钱七虎说,大学6年他只回过一次家,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学员,是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1960年,钱七虎又被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1961年,周恩来总理赴苏联参加苏共二十二大会议,期间周总理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并合影留念,勉励大家努力学习,回国后更好地建设新中国。钱七虎深受鼓舞。
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从那时起,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成了他毕生的事业追求。
“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手拿矛、一手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军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敌人先打了我们,我们要保存力量进行反击,靠什么?靠防护工程。”钱七虎归国后有一段时期,我国面临严峻的核武器威胁,在他看来,防护工程是“地下钢铁长城”,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他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钱七虎在核空爆防护工程理论与设计方法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核爆炸压力模拟装置,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相关成果被编入国家规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动辄数十米的钻地深度和巨大的威力让人不寒而栗。为此,钱七虎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并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攻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装上了“金钟罩”。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遵义市湄潭县人,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8年多的军旅生涯中,他有过3次重要选择:第一次是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他原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却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是来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他的炊事技术不错,有意安排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到一线扫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后,独自上前排雷。
“当兵就要上战场,国家有需要,我们应该站出来、顶上去。”2015年,当驻守边防的杜富国得知上级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排雷战场。
在执行排雷任务的3年里,杜富国常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千余次进出雷场,累计作业300余天,搬运扫雷爆破筒15吨多,排除各类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起。
“你退后,让我来。”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他说:“我只是做了军人应该做的事,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会坚守初心,做出同样的选择!”
负伤后,杜富国依然保持战斗的状态,从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等最基本生活技能开始,每天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同时,他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练体能、练写字、学知识,渐渐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
杜富国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19年,当选“最美奋斗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
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作为奋战在水利战线的一员,我发自内心地赞扬袁隆平院士,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为自己的信仰,脚踏实地,造福人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金钱观.我们除了要宣传他的科研成果,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志气外,更应该让大家都来学习并发扬光大他做人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首先,要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院系学校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教学做精、科研做强、专业做大着眼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高等教育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再次要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金融教研室主任更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去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专业和院系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及教学科研培养工作办成、办好、办到位.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以树科大高知形象.
最后还要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作为大学教师我们的收入不算丰厚,但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却是极为崇高的,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为水利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贯彻县委、局党委的各项安排布置,积极努力工作.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一本书,让我回忆起中国的进步;有一本书,让我懂得许多道理,受益匪浅。这本书就是《袁隆平传》。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是无人能挡的。
人们心目中的袁隆平,自少年时代便是智慧、执着、诚实、坚韧的典范。因为有了这些美德,他总是以坦然、自信的微笑来面对未来的漫漫人生。他把人生比作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学农,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他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土地上的任何一处,都会生根发芽。在大学里,他开始接触世界上知名的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对他们每个人的学说进行比较和研究。他以为不应该单纯地、被动地去吸收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在他看来,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与虚假。
袁隆平非常崇拜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为他总是引导人们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乃至教义。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袁隆平坚信“没有错误的实践,只有错误的理论”,于是他既肯于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又重视科学实践,所以总能及时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功成名就之后的袁隆平,在科研事业中,总是努力开释不绝于耳的纷扰。人毁人誉,概不动心,因为他完全沉浸在开拓创新的快乐之中了。人的一生能够保持对事业的坚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战胜困难和挫折;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克服自己的浮躁与见异思迁;这样的坚守,就意味着必要的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他总是重复着这样一席话:“爱因斯坦的成就是我望尘莫及的,但我要效仿他的精神,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忘形,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终身安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他就是这样,寒时不心冷,温时不发烧,总是保持一颗平静而淡泊的心,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境。
平民总理周恩来,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两袖清风。他为中国人民矗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平民科学家袁隆平是周恩来的忠实追随者,他为我们奉献的不仅仅是杂交水稻,也在科学界耸立起一座人格的丰碑。他用一生实践着这样一个哲理: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乃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的进程,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乃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袁隆平传》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给人以启迪的好书。袁隆平先生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去推崇,去学习。希望大家也去看一看,说不定你们还可以感悟更多的东西。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呱呱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虽处在不同国度,不同疆域,却拥有着同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当历史的刻度停留在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0亿的眼下,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平均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度,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的第一人口大国。
面对冷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不仅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时事造英雄,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绿色革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英雄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英雄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英雄的名字从此响彻天际,被百姓们爱称为“当代神农氏”,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回眸奇迹的诞生,竟源自儿时的一次郊游。6岁在武汉园艺场时,当他看到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立即被这派美景所吸引。
心想长大以后也去学农。谁也不知道,那时命运已经开始悄悄安排奇迹的发生。袁隆平沿着儿时单纯的梦想一步步走着,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教便是19个春秋。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视他为良师益友,更被他对稻田的专注精神所感动。这个从小长在大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怕臭,不怕脏,随时都能弯腰赤脚下田地,观察稻田的生长情况。刮风下雨也不能阻挡他的热情,农民都打趣的称他为“袁癫子”。正是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痴迷之情,在无形的支持着他,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信念在背后推动着他,精心进行着每一份耕耘,正是这种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最终赢来了盆满钵满的丰收硕果。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穿越过十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十年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这个刚毅的汉子,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不屈前行,在苦难面前他甚至安慰妻子说:“山谷越深,山峰越高。
我们眼前所经受的苦难,其实是对我们未来的祝福。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无不是从患难中走来。应该说,苦难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品。”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透露着圣哲的光芒,平和的心态中预示着成功的讯息。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不辞辛劳的奔波全都是为了给种子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还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从1946年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了整整六年的时间,2190个日日夜夜,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心情沮丧的袁隆平并没有继续低迷,在得到党和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下,他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再次积极的投入到了又一次试验当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73年,已逾不惑之年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500公斤以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中华民族的吃饭问题,农民亲切的称他为“米菩萨”。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平日不拘小节,看上去就是一介农夫,面对笑他土气的人,他只是淡淡一笑,说:“我现在是干的农业活,穿得太讲究会让农民觉得生分,他们就不会同我交朋友了,再说,下地干活也就不方便了。”这种平易近人的性格,让他与乡亲们之间建立了一种血浓于水的真切情意。
有一次,郴州一个农民见到袁隆平说:“袁老师啊,我们要感谢你,又要埋怨你,你把产量弄得那么高,现在粮食都不值钱了哦。”袁隆平若有所思的对乡亲说:“如今种粮食确实不赚钱,但是又少不得。你可以拿一部分田出来种高产水稻,腾出一些地方来种赚钱的作物,那不是又有饭吃又有钱赚了吗?”过了两年,又见到这个农民,他激动的对袁隆平说,袁老师,按照你的方法成功了,粮食丰收了,西瓜,蔬菜也卖了好价钱,现在我们是百分之百感谢你了。运用辩证的眼光,袁隆平为乡亲们解决了“谷贱伤农”的问题。
如今,袁隆平已经不再是中国的袁隆平,他更属于世界,属于整个人类。袁隆平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国指导推广杂交水稻,为20多个国家培训了300多名技术骨干。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还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翱翔。儿时的梦想已经实现,这个不知疲惫的追梦人又有了新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到了秋收时节,水稻能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能坐在稻穗下乘凉。
这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禾下乘凉梦”。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因为这粒种子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因为梦想的力量使这粒种子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它以惊人的生命力,奋力破土而出。这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小小的种子迸射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给了它无限的养料,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中,这粒改变世界的种子还在欣欣的生长着,那些禾下的梦想,那些远离饥饿的愿望,也将随着种子的茁壮生长而付诸现实。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在这多半个世纪里,他始终战斗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不畏艰难,追梦求实,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货。他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拓者,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保障并开辟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程,更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树立了丰碑。
最近,袁隆平的“豪宅”映入眼帘,非常火热。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座大宅子袁隆平却全部用来搞科研!把“豪宅”当“田间”。他说到:“如果把我国内陆两亿亩地具备种植水稻潜力的盐碱地再利用起来,按照亩产两三百公斤计算,就可以增产500亿公斤粮食,就可以多养活2亿人类”。他以人民百姓为重,心系于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操很好的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
袁隆平的精神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科学家,他为民为国不畏艰辛,勇于付出。他曾深情讲到“一个科学家如果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我们要学习他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诚信立人,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有困难不退缩,有挫折不屈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他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以及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是他告诉世界“我们的土地不仅可以养活自己,我们还可以养活世界上更多的人”,是他告诉世界,“这是中国的荣耀,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个在田地里弯着腰的身影,当我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新世纪里,永远不能忘记是谁为我们击碎了美国的“中国粮食危机论”。
八一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
此次评选颁授工作,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聚焦备战打仗和直接为战斗力服务,注重先进性和代表性,重点选拔在促进战斗力生成提高、完成作战等重大任务、推进科技兴军、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英模典型。各级把组织评选作为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强化练兵备战的重要载体,采取提名推荐、资格审查、组织公示、全面考核、呈报审批的步骤组织实施,使评选过程成为深入学习英模事迹、激励官兵昂扬奋进的过程。
八一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
评选条件主要有四项:一是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坚决维护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指挥。
二是实绩优异。聚焦聚力练兵备战,忠实履行使命职责,在促进战斗力生成提高、完成作战等重大任务、推进科技兴军、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是本系统本行业的标杆。
三是作风过硬。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自觉实践“三严三实”和“四铁”要求,忠诚、干净、担当,始终保持“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良好形象,特别是在廉洁自律方面要非常过硬。
四是群众公认。在部队官兵中具有很高威信,在军内外享有高度赞誉、产生重大影响,堪称忠诚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楷模。颁授对象原则上应获得过一等功以上奖励。
年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事迹介绍
钱七虎八一勋章获得者,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防护工程和岩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以下是关于2022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
事迹。
介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钱七虎。江苏昆山人,出生于1937年10月,现年85岁,他的童年岁月,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度过的。新中国成立后,依靠人民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
1954年,在他17岁那年,钱七虎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当时中国顶级的军工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且服从安排,进入工程兵系,开始学习十分冷门的防护工程专业。
当时,美苏冷战已经爆发,中国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美国人几乎天天叫嚣,要用原子弹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因此,防护工程专业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确保我们在遭受核打击之后,能够生存下来,并发起反击。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生存下来,才有反击的机会。
从1954年进入哈军工,一直到1965年,从苏联。
留学。
归来,钱七虎一直都在构思,为中国建设一条地下钢铁长城,确保中国拥有二次核反击能力。
据资料披露,当年,为了检验自己设计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在遭受核弹冲击波之后的受损情况,当蘑菇云在西北戈壁滩上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其他人在欢呼庆祝的时候,他却已经穿着防护服,冲进核弹爆炸中心,亲自进行实地检测。
他所进行的,就是当时处于顶级保密状态的核弹爆炸防护工程研究。在此之后,他还先后针对炮弹,航空炸弹,钻地弹,原子弹,氢弹等各种爆炸物,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工作。
确保我国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打第一枪的情况下,拥有可靠的二次核反击能力。毫不夸张地说,钱七虎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及在他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就是中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名副其实的地下钢铁长城,使中国战略防御的基石。
为了完成这些保密度极高的秘密工程,钱七虎只留下了一张6个字的纸条,就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隐姓埋名,与家人两地分居。
正因为他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岁月中,不断钻研和创新,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让中外学者都为之赞叹。带领中国的地下防护工程以及岩石力学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可以说,中国能有今天安定的环境,钱七虎功不可没,他被授予八一勋章,完全是实至名归。
钱七虎出生于1937年10月,在母亲逃难途中出生,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在抗日战争的枪炮声中,钱七虎度过了穷苦的童年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依靠助学金完成中学学业,这在他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报党报国的种子。
1954年,钱七虎迎来人生中第一个重大转折。作为上海中学的。
毕业。
生,钱七虎原本被选派到苏联读书。而就在这一年,我国急需军事人才,新成立不久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要在中学招收优秀毕业生。
出国。
留学还是在国内读军校?钱七虎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回忆:“我这个乡下的穷孩子,能受到良好的。
教育。
离不开党的培养唯有献身党的事业方能报答党的恩情。”
1954年8月,钱七虎高兴地迈进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哈军工)的大门,成为哈军工组建后招收的第三期学生。2019年,钱七虎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重点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孩子,让他们有学上、上好学。谈及捐献的初衷,钱七虎说:“我就是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很多贫困学生,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将会给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我深深感到,是真心爱党让我有了执着前行的激情和动力,是忠心信党让我有了坚定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铁心跟党走让我有了砥砺奋进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钱七虎院士说,“作为一名军队科技工作者,科技强军、为国铸盾,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在我有生之年,我将始终做到无须扬鞭自奋蹄,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继续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为国家铸就钢铁强盾,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着对现代防护工作的了解不断深入,钱七虎越发感到自己当初专业选择的重大意义。如果说核弹是对付敌对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就是一面坚固的“盾”。防护工程是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矛”升级了,我们的“盾”也必须与时俱进。
在一次次探索实践中,钱七虎逐步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我军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为我国多项大型工程立下汗马功劳。1975年,钱七虎设计出当时国内抗力最高、跨度最大的飞机洞库门;1992年,钱七虎主持被誉为“亚洲第一爆”的珠海国际机场项目爆破工程,开辟了中国爆破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在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项目建设上,钱七虎综合考虑洋流、浪涌、沉降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关键性建议方案;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还对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并多次赴现场提出关键性难题的解决方案。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钱七虎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给城市减肥瘦身。
他常说:“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战南洋。磨剑数载,建万里国防……”这是钱七虎的学生在获知导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进步奖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词。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自从选择了科学防护事业,钱七虎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对我国现代防护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倾注自己的心智。钱七虎说,自己一生从未动摇的目标就是,为祖国铸就一座打不烂、炸不毁的“地下钢铁长城”。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志气,一位科学家的豪气,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始终。
不忘初心。
心怀感恩,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不闻军号激越,不见战旗飘扬,眼前耄耋之年的长者埋首青灯黄卷之间,却以穿山入海的雄魄,筑起“地下钢铁长城”,把一生献给了“顶住敌人来犯的风险和压力,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项伟大的事业。
钱七虎,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中,“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钱七虎的名字赫然在列。一个甲子的时光,他在中国军事防护战线上绘制了无数工程图,主持攻克了无数军事科技难关,护佑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自己人生的“工程图”上,他始终坚定不移守护着三个坐标: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军事工程科学家,中国人民的儿子。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
“国家奖励的奖金还剩下多少,捐给武汉!全部捐给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钱七虎立即向组织提出这样的要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那么多医护人员上前线了,前方需要大量医疗设备和药物,需要建设方舱医院。”钱七虎告诉记者,“我是共产党员,我宣过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人去不了前线,我的心要去。”
650万元,第一时间捐赠给了武汉抗疫前线。在钱七虎眼中,他与医护人员是“同行”,努力的目标都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只不过医护人员防御的是病毒,他防御的是来犯之敌。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钱七虎在很多场合说过这句话,他用毕生精力投入国防事业,建立并不断推动我国现代防护工程事业,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他一生坚守保卫国家的梦想,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从哪里来?从国家危难的环境中成长而来。“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的家乡江苏昆山陷入战乱。
那一年,母亲在逃难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条小船上,母亲怕我的啼哭引来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泪水。”钱七虎忘不了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时光,“我们小时候常常看见日本的‘啪啪船’去农村抢军粮。”
“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钱七虎解释道,“因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这是留在童年钱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记。
高中毕业那年,上海中学团委。
书记。
找到钱七虎问:“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哈军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卫国,不管犯我中华者是哪里来的“啪啪船”。在这里,他与防护工程专业结缘,走上国防事业生涯,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事——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
钱七虎,男,汉族,江苏昆山人,1937年10月出生,1954年8月入伍,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捐款650万元支持武汉抗击新冠肺炎。
疫情。
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
钱九虎是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是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
上世纪60年代,他以优异成绩从国外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怀揣许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回国投身现代防护工程建设事业。50多年来,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创建我国防护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退休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捐款650万元支持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
八一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
杜富国,男,汉族,贵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现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上士军衔。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将战友护在身后,用血肉挡住危险,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先后被评为陆军首届“十大标兵”、云南省“云岭楷模”、贵州省第六届道德模范、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立一等功1次。中央宣传部2019年5月2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忘我排雷、舍身救人的事迹,已是尽人皆知。如果说,在某段时期杜富国是一个中心、一个热点的话,那么与他贴近者,与他的生活命运攸关者,时时关注并围绕着他日常的,是一些什么人?这或许是我们在理解杜富国作为一个新时代英雄战士时不可或缺的内容。正如云南省委宣传部在授予他“云岭楷模”这一荣誉时,对杜富国所做出的一个评价:“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百炼成钢。”也就是说,这个英雄战士是诸多要素集成的结果,而与他的人生追求、生命实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无疑有冥冥中的精神召唤,更多的可能还是一些具体的人,尤其是影响他形成价值理想和追求动力的“周边”环境。
八一勋章获得者人物事迹【】
“八一勋章”10名颁授对象,严格按照提名推荐、资格审查、公示考核、征求意见、呈报审批的程序遴选产生。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现役部队广泛听取意见、逐级考核推荐,向中央军委上报了提名人选;各级纪检、政法和审计部门,进行严格审查把关;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在军队媒体对初步候选人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组织考核组对初步候选人进行逐个考核、逐人作出综合鉴定;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提出建议人选方案后,听取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军委机关部门和有关大单位意见;方案修改完善后,经中央军委研究,报习近平主席批准决定。
八一勋章获得者观后感
今天是8月1日建军节,我们班同学自行组织了一次敬老义卖活动。
在下午两点钟,我和妈妈提着一些从网上买来的小玩意儿,走进时代广场的大门口,我看见我们班一大堆小朋友已经围着小摊了,我看见小摊上摆着几枝鲜红的玫瑰,一些耳环,一·还有一些小饰品……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组长为我们介绍说:“我们要把这些小玩意儿卖出去,再把卖了的钱捐给老人。”我听了觉得这活动真有意思。心得体会范文我们的小摊分为a组和b组,我参加的是b组。阿姨们给我们的小玩意儿贴上价格的标签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明天是七夕情人节,我和同学看到了几对情侣走过,就连忙赶上去送上几朵玫瑰花,对叔叔说:“叔叔,买一玫瑰花吧,可以送给您的女朋友啊!”叔叔犹豫了一下,拿出钱包,问我:“多少钱”?我说:“3元钱。”叔叔付了钱,把花送给女朋友,开心地走了。
卖了一会儿,我又跑到a摊去看看,a摊后面还有一面红旗,上面写着:“天平小学二(8)班敬老义卖活动。”他们那边有许多我们这边没有的,更好玩的东西。忽然,我看见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孩走到摊前,郑乔戈同学连忙拿起一把小_,递给小男孩。对他说:“小弟弟,你看这把_多好看啊!我给你打个8折吧!”妇女沉思了片刻,摇摇头,说:“我不买。”这次生意又泡汤了。
过了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晚饭时间,吴桐树的妈妈请我们吃了快餐,今天的饭菜可真香啊!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啊!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我真希望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告诉你们吧,是“八一”建军节。妈妈说要带我去参加建军节晚会。
终于等到了吃完晚饭,我的心早已飞到了晚会现场,迫不急待地出门了。下楼梯时,我好像在和妈妈比赛跑步似的争先恐后。大巴车载着我们来到了秦电武警一大队。我和另外一名小朋友下车后,东看看西瞧瞧,不知不觉跑到了后台的化妆间。我们俩好奇地拿起道具帽往头上戴。只听“咔嚓”一声,妈妈给我们拍了下来。
我们又来到了舞台旁,只见几位叔叔阿姨还在调试音响和灯光。舞台背景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警_一家亲”,还有几位武警战士的图片,旁边还有跨海大桥的照片呢。我们急着喊:“快点开始呀!”
终于主持人宣布晚会正式开始了,我们几位小朋友挤在第一排。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尽管武警战士的歌唱得不如文化馆的演员好,但他们个个精神饱满。很有意思的是,其中三中队的小组唱结束时,主持人说道:“全体向右转。”结果五个人中居然有一个人向左转了。惹得台下一阵哈哈大笑。主持人也幽默地说:“瞧把我们战士紧张得都分不清左右了。”后来文化馆的叔叔阿姨也给战士们送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八一晚会结束后,到了车上,妈妈问我今天有什么收获。我模仿主持人的模样说道:“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武警战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保卫,我们才有了平安,他们同时还保卫了我们的核电。啊,真是了不起,请向我们的武警战士致敬!”引得车里的叔叔阿姨都笑了。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八一建军节快乐!
八一勋章获得者事迹范文
自古以来战场残酷,刀剑无眼,每一个战士在从军之前其实都是有一种悲壮的舍生取义感的生命弥足珍贵,但是家国尊严不可破。
因此,从古至今战场上的英雄从来都不少,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民族大义,献上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与使命。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泰民安,不惧献身,这样的英雄色彩值得我们敬佩。
其实在每个人心中,相信都曾经有过一个英雄梦。从古至今忠君报国的思想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本期介绍的这位英雄人物便是从一片血光中走来。
一、在家庭和国家都需要他的时候,毅然选择奔赴战场。
上个世纪60年代,正值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之时,当时中国面对的考验也很多。
当时的中国人上下团结一致同仇共忾,所以说才守护住了自己的家园,有了如今强大而富足的国家。
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身上都有一种或多或少的英雄主义,他们生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所以说也希望能够成为英雄里面的一份子。
而韦昌进就是出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1965年11月他出生于浙江粟水。韦昌进是家中的长子,兄妹四人全靠他照看。
父亲生病,无法负担比较累的体力活,所以韦昌进从小就非常的懂事,8岁就开始在村里挣工分了。
然而,就是这个牛背上长大的孩子,却在当年考中了白马镇中学,高中毕业,以当时他的文化水平与成绩,他的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同时,作为长兄与父母的骄傲,他也是一个家里的顶梁柱。但正在这个时候韦昌进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非常惊讶的决定,他决定参军,成为一名军人。
他的身上拥有一种英雄的姿态,并希望保家卫国,父母强烈反对。
但是在1983年10月他背着父母偷偷的地交了体检表,并光荣入伍,成为了济南军区陆军第67军595团6连的一名普通战士。
进入部队的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想,但是战争的惨烈却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之后他随着部队开赴了云南前线,并在第一时间参与了当年的对越反击自卫战。
他坚守在在漫天的炮火纷飞与敌人随时会偷袭,不知明天能不能保住性命的战场上,韦昌进陷入迷茫高度的疲惫与精神紧张,让他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一直咬牙坚持的是自己的信念。
7月19日这一天是改变他命运的一天,当天的韦昌进被安排到了最前线的占坑防御。
在凌晨刚结束了一夜的值班之后,他准备交班休息,但还没有进入梦乡,就听见外面的炮声响起。
接下来几百名埋伏在4周的敌人一瞬间就冲入了他所在的哨所,而韦昌进也一把拎起手边的枪,投入了紧张的战斗状态。
二、身受重伤仍坚持战斗,愿用性命守住片土哨所。
原来在当时,不仅是韦昌进所在的哨所,我军那拉一系列的前沿阵地都受到了越军猛烈的攻击,此次行动代号为m2计划。
此次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我军前沿的有利地形改善战争颓势,此战至关重要,随着韦昌进以及队友的猛烈反击,不到10分钟越军的第1次进攻就被拦下了。
在战争的过程中韦昌进突然感觉左眼被扎了一下,伸手一摸,摸到一个小肉球,他用力一扯,却感到了钻心的疼痛。
这是他才意识到原来这是自己的眼珠,而正在战斗中的他也顾不了许多,将眼球塞回继续战斗。
而当他拖着昏迷的队友进入猫耳洞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左胸与右臀也都中弹,而且伤势非常严重。
可就算如此,他也没有从前线退下,抱着不死不休,为祖国清洒热血的态度,他重新回到了前线,带领的战友击退了10余波的进攻。
就这样从上午9:00一直到下午3:00多,他一直在猫耳洞中观察敌情事实,反击敌人的进攻。
而又在一次进攻的间隙,韦昌进突然在洞内听见洞外面有敌人敲击石块与讲话的声音,他意识到如果自己所在的猫耳洞被发现的话,那么就将意味着整个阵地的失守。
当时整个哨位只剩下他与另外一位重伤的队友了,如果让越军找到此处,战友必死无疑。
在这个时候韦昌进的脑海里想到了一个人名,王成。同样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王成选择用自己平凡的生命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路。他牺牲了自己,成全了阵地的安全,成全自己的英雄事迹。
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守护住这个哨位,他拿出喊话机向排长大声呼喊。
排长敌人上来了,就在哨位周围,为了阵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接着他所在的地方就收到了敌人猛烈的枪声,他用身体吸引了战火和敌人的注意,只是为了保全领地,为了大局和更多战友的安全考虑。
三、身受重伤却心系战场,退役后深藏功与名。
好在韦昌进是幸运的,虽然说遭遇了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但是射向他大部分战火却射在了身旁的大石块上。
晚上八点,他终于被增援的同志发现并送进了医院,送进医院之后才发现他身上一共受伤22处,右胸口已被完全击穿。
他在医院中昏迷了7天7夜才被救起,直至今日他的左肋骨右胳膊左腿和右锁骨上仍有4块弹片,而且左边的眼也被替换成为了义眼,不过好在是捡回了一条性命。
1986年5月14日军委发布命令,给他授予了战斗英雄的称号,别人也称赞他就是当代活着的王成。
在接收到部队领导慰问时,韦昌进没有邀功行赏而是动情的对着领导说,希望在伤好了之后重新回到老山战场,只要自己的眼没有全瞎就还能打枪。
每每提到自己的英雄事迹,韦昌进也总是非常谦逊,从1994年婚后连他的妻子都从来没有听她提过自己在征战时的英雄事迹。
他将这些事情自然而然的遗忘,似乎将其视为是理所当然。
而对于他本人而言,他并未觉得自己是个英雄,比之于那些已经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幸运。
2017年韦昌进成为了山东枣庄军分区的政委委员,在2020年正式成为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在今年八一节,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他获得了代表着荣誉的八一勋章,这是对于他曾经做出壮举的肯定,更是对于他热爱祖国之信念的一种肯定。
总结。
韦昌进的一生就是英雄的一生,他从年少时期开始保家卫国,从二八少年到如今年过半百的老人。
如今他的身上还残留着战争为他带来的痕迹,可是时至今日,他仍然闪烁着英雄的光辉。
战场上的他即使满身伤痕也要燃烧尽自己生命,最后的火光,守住国家的阵地,寸土不让,只为了守住哨所,宁死不降。
他是战士,但更是一个英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国强则民富,只有国家富足才是我们最好的庇护所。
韦昌进也深喑这样的道理,所以说它更多的是把自己视为一个在战争上经历过一遭的普通人而已。
作为英雄这样谦逊的光芒自然也是令我们动容,他仅仅是把自己视为是普通人,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但是他却是用自己的一生,照亮了普通人这三个大字,这样的民族精神,这样的英雄主义确实是非常的难得。
一句向我开炮是忠于祖国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
八一勋章获得者观后感
8月1日,是解放军叔叔们的节日,在这特殊的一天,我和另外48名小朋友一起参观了大队。
早晨8:30,社区就带领着49名小朋友出发了,我们的心是多么的兴奋?激动!大约走了5分多钟,一座宏伟的建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啊!终于看见了,这就是消防战士的“家”啊!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去,消防战士叔叔把我们分成两组,我们这组是由一位30多岁的叔叔来给我们讲解,虽然他说的我有些听不懂,但我迟早会明白的。
接下来,我们两队又碰在了一起,因为叔叔要让我们参观一辆价值800多万,又是德国进口的消防车!这辆车我一看就知道,它是执行高层建筑救火的任务的,叔叔把它启动了,我看见那根钢架慢慢的升入空中,哇!好高,真的好高!然后叔叔问我们,谁想上去?小朋友们像一窝蜂似的想挤上去,后来,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也爬了上去。
然后我们像坐观光电梯一样,叔叔亲切地告诉我们不要怕,看看远方,不要看下面,但是我上稍微低了一下头,哇靠!人呢?都跑哪儿去了?哈哈!原来太高了,地上的人看起来像一只只小蚂蚁一样,真是太好玩了!然后,我们又快速的往下降,真****!
又过了许久,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留下一句宝贵的话:叔叔,节日快乐!